風驅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地聲。不管用戶需求是強是弱、一線市場是漲是跌,對于家電市場上的所有企業和商家來說,主動搶單已是必備技能,也是唯一出路。格力電器突然拿出30億元,用于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推動家電消費升級,正是要“換新品精品”。同時,站在40周年新起點上的帥康廚電,也在謀求通過品牌年輕化、產品矩陣化以及經營務實化,深耕廚電產業的中高端市場。此外,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則繼續借道“以舊換新”政策東風和企業動作,繼續加快在一線市場的拼搶。
美的集團、海信集團已經不滿足在家電行業內部的搶單,而是在B2B賽道上不斷尋找新的業務動力,新能源汽車、電氣、智慧交通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TCL發力光伏產業上游,雖然遭遇太陽能光伏的周期性低點,但產業未來仍然可期。這也將是未來2、3年內一大批頭部家電企業的主要轉型方向。松下電器辟謠松下壓縮機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卻無法掩蓋其壓縮機業務在中國市場競爭乏力的事實。
隨著2023年財報和2024年一季報相繼發布,長虹、海信等大家電行業領軍企業,仍然保持著量增利漲趨勢,但增速放緩和利潤下行已經無法避免;九陽、蘇泊爾、小熊、新寶等小家電行業的代表企業則是“有喜有悲”,有企業穩步增長,有企業動蕩不穩,但單一空氣炸鍋企業利仁科技、比依電器等則普遍陷入量利雙降的泥潭之中;廚電企業的情況也頗為類似,老板電器、華帝股份在今年一季度繼續保持去年的上升態勢,但廚電網紅集成灶企業浙江美大、火星人、帥豐電器、億田智能則集體遭遇業績下跌,且下跌趨勢看不到頭。
家電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至今仍然處在動蕩之中,并不是家電企業缺乏品質制造的能力,而是來自一線市場上的廠商過度內卷,倒逼眾多廠商不得不采取“偷工減料”和“以次充好”等手段,滿足市場競爭的低價化。這也再度提醒市場上的眾多家電廠商,守住底線才能找到穩步向上的通道。
家電以舊換新進入百花齊放階段
今年以來,以舊換新成為當前激活家電消費活力的重要引擎。家電圈看到,4月中旬以來,在“以舊換新”政策刺激下,各地家電換新活動如火如荼。天津、山東、廣西、青海、山西、湖北、黑龍江等地紛紛啟動相關活動,內容覆蓋專項補貼、綠色智能家電推廣、上門回收等,也有地方定下以舊換新市場目標,將產業政策落到實處。
具體到家電廠商而言,正依托自身競爭優勢抓住“以舊換新”風口。以京東為例,牽手美的、格力、海爾等超100個家電家居品牌設立煥新聯盟,陸續在全國20個省區市落地以舊換新的補貼。同時提升服務覆蓋率,做深以舊換新戰略下沉,針對小家電品類更是陸續建設10個集回收、分揀、拆解、處置等一體的中央處置倉,精細化處置通路,為市場再添一把火。
格力電器30億補貼家電以舊換新
4月28日格力電器官宣,為響應國家號召,經公司研究決定,從即日起格力電器投入30億元資金,啟動對家電產品的以舊換新活動。消費者可通過格力董明珠店、全國3萬多家專賣店了解活動詳情。
家電圈看到,格力空調已經啟動以舊換新補貼,單臺最高直補1000元。此舉不只是提前引爆今年五一黃金周家電市場,也打響空調市場引爆第一槍,并吹響家電企業投入巨資啟動“以舊換新”補貼活動的新號角。
海信集團爭奪科林電氣股權遇勁敵
作為一家電力行業的優秀設備供應商和服務商,科林電氣股權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股東石家莊國投集團近日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系統增持約450萬股,持股比例上升至9.77%。國投集團的增持行動,使得科林電氣董事長張成鎖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合計達到27.08%。此前,海信網能通過增持、受讓和表決權委托,持股比例達20%,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不低于6%股份。
這場股權大戰開始于一個月前,今年3月海信旗下的海信網能“閃擊”科林電氣,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股份受讓以及表決權委托等方式多路出擊。對于此番增持,海信網能毫不掩飾自己的欲望。但是,隨后海信集團在科林電氣的控股權爭奪中遭遇石家莊國資的阻擊,石家莊國資選擇“硬剛”,進一步拉開與海信集團股權方面的差距,也為這場控股權爭奪戰增加看點。
美的發力新能源及汽車零部件
隨著智能制造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制造業提升競爭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手段。美的集團數字化轉型打造行業標桿的“燈塔工廠”,為制造業轉型提供參考。通威股份高層代表團訪問美的集團,雙方圍繞美的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IPD(集成產品開發)經驗、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場景、未來工業發展的趨勢和挑戰等進行交流,將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探索新技術如何賦能制造業。
美的集團在B2B賽道的擴張持續加碼。美的工業技術旗下威靈汽車部件攜全系產品亮相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全面展示覆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電驅動、底盤執行三大系統領域的增量部件,為全球綠色出行發展注入新動能。美的集團旗下從事新能源與工控業務的上市公司合康新能,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約6.99億元,同比增加110.71%;歸母凈利潤約1103萬元,同比增加1566.4%。收入和凈利潤均大幅增長,聚焦戶用儲能及光伏逆變器自研自產等主營業務,打造了垂直一體化競爭優勢。
四川長虹業績飄紅產品科技齊發力
四川長虹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業績彰顯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力。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974.56億元,同比增長約5.38%;歸母凈利潤約6.88億元,同比增長約46.98%。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約237.72億元,同比增加3.61%;歸母凈利潤約1.76億元,同比增加111.77%。隨著電視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四川長虹凈利潤翻倍,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AI正成為撬動產業升級抓手,并在中國制造轉型中發揮力量。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備案信息》公告,截至2024年3月,四川長虹“云帆”等117家“大模型”成功備案,這也是四川首個成功備案的“大模型”。構建全球首個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電AI平臺的長虹云帆成功備案,彰顯出長虹科技創新的引領力量。
當家電市場從增量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洗衣機行業一直苦于如何突破產品的同質化并尋找獨創性,潔凈作為洗衣機的核心功能,正為產品帶來更高的附加值。長虹旗下的美菱洞察用戶所需,依托科技創新推出“藍氧如手洗”滾筒洗衣機,在凈衣基礎上更護衣,填補行業技術空缺。
海信家電業務一季報釋放競爭優勢
在家電行業持續復蘇、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和外銷景氣度進一步走高背景下,2024年第一季度頭部家電企業經營能力顯著提升。海信家電把握行業趨勢,多點布局,在2023年實現冰洗空廚全線爆發基礎上,2024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全品類快速增長的態勢:實現營收234.86億元,同比增長20.87%;凈利潤9.81億元,同比增長59.48%。
同期,受到上游面板漲價和下游需求低迷影響,作為彩電龍頭的海信視像經營業績面臨挑戰。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約127.02億元,同比增加10.61%;歸母凈利潤約4.67億元,同比減少24.81%。在國內彩電市場萎縮時,海外業務或為海信視像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和動力。
TCL中環業績爆雷折射產業周期
光伏全產業鏈降價,硅片龍頭企業業績也遇冷。TCL中環在最新披露的年報中表示,經歷過去三年的上升周期,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光伏行業進入下行周期,產業發展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TCL中環2024年一季度營收99.33億元,同比減少43.62%,實現歸母凈利潤為凈虧損8.8億元。近半年內,TCL中環合計虧損約36.52億元,其中去年四季度虧損27.72億元。
2023年前三季度,TCL中環凈利潤分別為22.53億元、22.83億元、16.52億元。之后,隨著光伏硅片產品價格不斷下跌,TCL中環的盈利能力大幅受挫。據悉,光伏行業未來市場空間的可持續增長性吸引大量資本涌入,新老玩家持續擴大投資導致光伏制造業各環節產能加速釋放。中短期內行業仍將處于市場周期底部,供需關系嚴重失衡,只能看誰能加速產品技術轉型,產能優勝劣汰推動落后產能出清。
創維商顯和奧馬電器相繼啟動整合
業務整合是企業發展的常態。為集中資源發展核心業務,創維液晶器件將其持有的深圳創維光學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深圳創維商用。創維數字2024年一季度營收22.84億元,同比下降2.50%;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下降9.51%。
更名為TCL智家的奧馬電器發布2024年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41.98億元,同比增長24.60%。歸母凈利潤2.25億元,同比增長27.83%。隨著TCL白電與奧馬電器整合發展并實現“TCL冰洗+奧馬冰箱”雙業務體系,外界更多目光也聚焦在該體系是否會很好地發揮協同效應。毋庸置疑的是,奧馬電器在資本市場上的定位也將發生改變。
帥康40年品牌煥新釋放向上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