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CS75 PLUS換代:是真升級還是新瓶裝舊酒?
最近,自主品牌SUV市場又熱鬧了起來,長安CS75 PLUS第四代車型高調上市,12萬多的起售價,瞄準了競爭激烈的緊湊級SUV市場。入門即高配,零重力座椅、L2級輔助駕駛、三聯屏等等配置一應俱全,這滿滿的“科技平權”誠意,究竟是貨真價實,還是噱頭營銷?不少消費者都在觀望,這第四代CS75 PLUS,究竟值不值這個價?它相比老款,又有哪些實質性的提升?
先來看看外觀。第四代CS75 PLUS采用了家族化的貫穿式異形燈組設計,中網回歸了傳統分離式結構,相比第三代車型,前臉層次感更加分明。車身側面,隱藏式D柱和鯊魚鰓被取消,配合隱藏式門把手,整體風格更加簡潔穩重。尾部也換上了貫穿式尾燈,熏黑處理和融入燈帶的長安logo,提升了品牌辨識度和視覺寬度。內飾方面,游艇環抱式設計、懷擋、三聯屏,都緊跟潮流,營造出科技感十足的座艙氛圍。14.6英寸的中控屏搭載了高通8155芯片,在20萬以內燃油車中,這配置確實夠硬核。先鋒提供的14揚聲器音響系統,也為車內娛樂體驗加分不少。空間方面,2800mm的軸距,接近中型SUV的水平,后排空間和后備箱容積都有所提升,實用性進一步增強。動力方面,升級后的藍鯨1.5T發動機,最大功率提升至141kW,匹配愛信8AT變速箱,官方百公里加速7.9s。500Bar高壓直噴技術的應用,也讓這款發動機在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方面表現出色。
配置升級,動力提升,空間優化,乍一看,第四代CS75 PLUS確實進步不小。但仔細琢磨,有些地方似乎又讓人有些疑惑。雖然號稱大換代,但懸架結構依然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并沒有采用更高級的材質。三聯屏雖然尺寸夠大,但粗大的黑邊又略顯廉價。高通8155芯片雖然性能強悍,但8+64GB的內存組合,又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入門即高配的策略,雖然迎合了消費升級的趨勢,但也將一部分預算有限的消費者拒之門外。
再看看它的競爭對手。哈弗H6、吉利博越L、星越L等車型,都在不斷提升產品力,價格也極具競爭力。第四代CS75 PLUS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僅憑這些升級,恐怕還不夠。它需要在品牌力、口碑、售后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從技術角度來看,500Bar高壓直噴技術確實是一大亮點,可以提升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但實際油耗表現如何,還需要更多實際來驗證。愛信8AT變速箱雖然成熟可靠,但在低速情況下的燃油經濟性,可能不如雙離合變速箱。雖然官方宣稱百公里加速7.9s,但實際結果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第三代CS75 PLUS仍在銷售,兩代同堂的策略,也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隨著第三代車型的停產,第四代CS75 PLUS或許會推出更低配置的車型,降低入手門檻。
總的第四代CS75 PLUS在外觀、內飾、配置、動力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但它能否真正成為爆款,還需要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總結:
第四代長安CS75 PLUS帶來了不少升級,但其定價策略和一些細節處理,也引發了一些爭議。在競爭激烈的SUV市場,它能否站穩腳跟,還有待觀察。那么最后小編想問:花12萬多買一輛自主品牌緊湊級SUV,你會選擇配置拉滿的第四代CS75 PLUS,還是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其他車型?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