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陣營兩款旗艦SOC 天璣9400以及驍龍8 Gen 4已經要發布了,作為安卓旗下第一批的3nm工藝旗艦芯片,作為自5nm問世以來首次更新大工藝節點的安卓芯片,他們自然頗受關注。那么本文我們就來對這兩款芯片做一個詳細的解讀。
01
天璣9400和驍龍8 Gen 4CPU性能分析
驍龍8 Gen 4:
CPU:兩顆4.19Ghz Oryon性能核+六顆2.9Ghz Oryon 能效核
GPU:Adreno 830
天璣9400:
CPU:1顆 3.63Ghz CorteX 925大核+3顆2.8Ghz Cortex 4中大核+4顆 Cortex A725中核
GPU:ARM G925
從規格上來看,這倆貨有兩個共同點:
1、均采用了全大核的設計,不存在此前湊算力的小核心,高通的Oryon能效核的性能也是很強的,只是頻率設定比較低。
2、均采用了臺積電最新的量產版工藝——N3E工藝。
除了這兩個相同點之外,這兩款處理器在架構上可謂是有很大區別,這也前一代有很大不同,因為前一代受制于ARM處理器CPU架構的限制,驍龍8 Gen 3和天璣9300在CPU架構方面其實差別并不大,更多的知識頻率和核心數量搭配的差異,而這一代兩者的差距就拉開了。
我們先來看高通驍龍8 Gen 4;這一次高通驍龍8 Gen 4用上了自家的CPU架構,并且直接拋棄了之前一直沿用的三叢集乃至四叢集的設計方式,轉而采用了七八年前最常見的2+6雙叢集的設計。
對于這個架構設計大家有沒有很耳熟?沒錯,它和蘋果A系列處理器非常像,比如最新的A18Pro也依舊是2+4的核心架構。究其原因,高通收購來的NUVIA公司的三位創始人都來自于蘋果,而且有一位還是蘋果原首席架構師。
其次,驍龍8 Gen 4的頻率設定也很蘋果,達到了4.19Ghz(還有4.32Ghz的超高頻)版本,直接超過了A18Pro的4.0Ghz的大核頻率。要知道,高頻率+高L1/L2緩存可一直都是蘋果AP在CPU單核性能一起絕塵的核心原因。而此前ARM 的Cortex 系列處理器的高頻性能一直都是備受詬病的。
這也就說明,高通的Oryon系列核心在高頻下的能效比是可以的,所以高通才敢于設定如此之高的頻率。相比較而言,天璣9400就要慫的多了,僅僅只有3.63Ghz,中間可是差了0.5Ghz之多,對CPU比較熟悉的小伙伴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雖然架構不同,IPC性能也不同,討論頻率沒什么意義,但是在工藝差不多的情況下,頻率高低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代表性能水平的。
如下圖所示,這是一加13目前在Geekbench 6.0數據庫的跑分數據,單核32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