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SUV 可以是轎跑風格的,那為什么旅行車(wagon)不能被當作 SUV 呢?現代汽車行業已經拋棄了像詞語具有特定含義這種簡單直接的概念,車型細分的分類實際上可以隨心所欲 —— 或者說,怎么能把車賣出去就怎么來分類。
所以,由于美國的駕駛者對旅行車仍然抱有難以消除的反感,2024 款梅賽德斯 - E450 全地形(All - Terrain)車型采取了與我們看到的沃爾沃、奧迪及其他品牌同類車型相同的策略:假裝它們實際上只是一種不同類型的 SUV。全地形車針對的是那些把實用性更多當作一種審美賣點而非實際用途的豪華車駕駛者(就像沃爾沃的 Cross Country 和奧迪的 All - Road 一樣),它只是稍微抬高了底盤、車身稍稍變寬、整體看起來更結實了一點,就這么一點點改變,美其名曰橫跨兩個類別(沒錯,就是一點點)。
其中一些元素把美觀與更多的實用性結合起來,比如更厚實的保險杠、鍍鉻側裙和額外的輪罩。至少你可以說 “這是額外的保護”,盡管一想到真的刮擦到全地形車精心雕琢的車身就足以讓人想哭。
一、升高底盤,但又不過分
全地形車型獨有的格柵也讓它看起來更結實了一些,不過總體來說,我覺得我還是更喜歡普通 E 級車的前臉。而且,雖然這輛車上 20 英寸的 AMG 輪轂很漂亮,850 美元的價格也出人意料地實惠,但對于任何真正希望充分利用全地形車特殊的越野駕駛模式的人來說,選擇標配的 19 英寸輪轂可能是更明智的選擇。
這種特殊的越野駕駛模式充分利用了標配的單腔空氣懸架,將標準的 6.4 英寸離地間隙提升到最大的 7.8 英寸。不過要注意,這個最大離地間隙只有在車速不超過 9 英里 / 小時的情況下才有效,超過這個速度,旅行車的底盤就會降下來:這就好比是小心翼翼地越過意想不到的石塊,而不是真正的巴哈(Baja)式越野狂飆。梅賽德斯的 “透明引擎蓋” 功能(通過攝像頭巧妙地顯示車輛正下方的情況)在這種時候也很有用。遺憾的是,全地形車沒有后輪轉向功能,而這個功能可以讓標準版車型的轉彎更靈活。
不過,即使沒有把底盤升到最高,E450 全地形車在那些你可能不想讓普通 E 級車涉足的崎嶇路面上的適應性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以 40 多英里 / 小時的速度從柏油路轉到未鋪砌的土路時,它沒有出現你所預期的顛簸、搖晃和各種不適:這輛旅行車就這么勇往直前,幾乎無視腳下的崎嶇不平。
二、比 SUV 快,但實用性稍遜
全地形車真的能替代 SUV 嗎?2024 款 GLE—— 實際上就是 SUV 版的 E 級車 —— 不出所料,在離地間隙方面勝過它的旅行車兄弟,而且在載貨和牽引能力方面也是更強的機器。在所有座位都使用的情況下,兩者的差距很小:GLE 最多可容納 33.3 立方英尺,而全地形車為 33.1 立方英尺。不過,放倒后排座椅后,SUV 比旅行車最大 64.6 立方英尺的載貨量多出 10 立方英尺。
同時,在 SUV 和拖車都進行適當配置的情況下,梅賽德斯給 GLE 450 的牽引額定值為高達 7700 磅。E450 全地形車的最大牽引值為 4600 磅。
在可用性等式的另一方面是駕駛動力性能。真正的 SUV 更高且重約 500 磅,它不會像旅行車那樣感覺輕盈和穩定。而且,盡管兩者都有相同的 375 馬力和 369 磅 - 英尺的扭矩(得益于 3.0 升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動機與九速自動變速箱的組合),但更笨重的 SUV 從 0 - 60 英里 / 小時的加速需要 5.3 秒,而全地形車只需 4.6 秒。
三、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耗油
這個 0 - 60 英里 / 小時的加速速度相當不錯 —— 例如,更流線型的 CLE 450 轎跑車在配備相同的全輪驅動動力系統的情況下,也只是將這個時間縮短到 4.2 秒 —— 不過你需要調到運動模式才能感受到十足的活力。舒適模式下起步很慵懶;不是說慢,只是需要比你預期的更用力踩油門。
運動模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也不會削弱空氣懸架系統帶來的整體舒適性(在運動模式下,底盤降至 6.0 英寸),也不會影響梅賽德斯混合動力發動機的平順動力輸出和整體的精致感。這是一個輕度混合動力系統 —— 一個 48 伏的系統,在你減速時回收一些能量,然后在你加速時將能量注入動力系統 —— 所以不需要外接電源。如果我幻想一下全地形車配備即將推出的 GLC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那樣的動力系統,請原諒我。
不過,就整體經濟性而言,你不一定需要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梅賽德斯和美國環保署(EPA)給 E450 全地形車評定的城市油耗為 22 英里 / 加侖,高速路油耗為 31 英里 / 加侖,綜合油耗為 25 英里 / 加侖。這個數據不僅比 GLE 450(城市油耗 19 英里 / 加侖,高速路油耗 26 英里 / 加侖,綜合油耗 22 英里 / 加侖)高出好幾個點,而且我自己的混合駕駛測試也證明這個油耗很容易達到。實際上,我通常能達到大約 28 英里 / 加侖的油耗。
四、所有新 E 級車的車內科技都在這兒
車內方面,E 級車的駕駛艙仍然是個很棒的地方。標配一個 12.3 英寸的數字駕駛員顯示屏和一個大的 14.4 英寸中控觸摸屏,這個中控屏可以處理從空調控制到導航和多媒體的所有功能。
它運行的是梅賽德斯相當直觀的 MBUX 信息娛樂軟件,語音控制功能還不錯,并且支持無線蘋果 CarPlay 和安卓 Auto。觸摸屏下方有一排按鈕,用于控制駕駛模式和標配的柏林之聲(Burmester)4D 環繞聲音響系統的音量。
然而,如果加購 1500 美元的 MBUX 超大屏幕套餐(MBUX Superscreen Package),中控顯示屏就會集成到一個橫跨儀表盤的玻璃面板中,同時前排乘客也會得到一個 12.3 英寸的觸摸屏。通過這個屏幕,乘客可以控制多媒體和自己的設置,還可以觀看視頻內容(這個屏幕經過處理,當駕駛員瞥一眼時屏幕是不可見的,以避免分心)。這個套餐還包括一個安裝在儀表盤上的攝像頭,插上 USB 驅動器后,可以用來拍攝照片和視頻。
我不太明白為什么會需要這個功能:坦率地說,如果你想錄制 TikTok 或者 Instagram Reels 內容的話,這個鏡頭的角度不太好,而且不能調整。你手機攝像頭的質量無疑也更好,而且梅賽德斯的這個攝像頭沒有物理隱私快門。也許在 Etsy(一個手工藝品電商平臺)上有給這個攝像頭制作針織保護套的售后商機。
五、一些小毛病依然存在
這不是我對全地形車內飾唯一的不滿之處,不過問題的清單相對較短。方向盤上的觸摸感應按鈕調整起來可能很棘手,特別是當你試圖滑動來改變音量或者巡航控制速度的時候。梅賽德斯把無線充電板放在了前面,在杯架前面、儀表盤裝飾條下面:在最好的情況下,這個充電板都很難夠到,要是杯架里放了杯子就幾乎不可能使用了。
對于一輛起價(不含運費)74700 美元的車來說,1620 美元的真皮內飾升級費用看起來有點貴,盡管梅賽德斯的可選真皮摸起來很結實。沃爾沃和奧迪的高性能旅行車都是標配真皮內飾。
梅賽德斯的真皮套餐(單獨購買 800 美元,如果與 2950 美元的多輪廓座椅套餐(Multicontour Seating Package)一起購買則為 350 美元,多輪廓座椅套餐包括帶有快速加熱和通風功能的前排按摩座椅、加熱的前扶手以及梅賽德斯升級的包括車內香氛的暖通空調(HVAC)系統)會增加前排座椅通風功能,并在儀表盤頂部使用仿皮材質。
最讓人沮喪的是,梅賽德斯把很多主動安全技術都放在了駕駛輔助套餐(Driver Assistance Package)里。全地形車標配主動剎車輔助、盲點輔助、360 度攝像頭和停車輔助功能。但如果你想要自適應巡航、主動盲點輔助、主動變道輔助和自動變道、擁堵緊急制動和避讓轉向輔助、帶轉彎和交叉交通支持的主動剎車輔助以及其他各種安全功能,就需要花費 1950 美元購買這個套餐。
六、小眾領域中的明星
總的算下來,加上像冬季套餐(Winter Package,450 美元,用于方向盤和擋風玻璃清洗器加熱)、數字燈光套餐(Digital Light Package,990 美元)和高級 USB 套餐(Advanced USB Package,300 美元,車內分布六個 USB - C 接口)等額外配置,這輛全地形車的總價達到了 84660 美元(包括 1150 美元運費)。
一方面,這是一輛昂貴的車。但同樣的,美國旅行車選擇的匱乏使得 E450 全地形車占據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細分市場,即便價格如此。當然,沃爾沃 V90 Cross Country 的起價要低得多 ——59800 美元起 —— 但它的功率只有 295 馬力,明顯低很多,而且車內體驗的科技感也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