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得從奧迪的quattro四驅系統說起。
說起來,這可是個有年頭的技術了,從1980年誕生到現在,已經40多年了。
它可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像壁虎一樣,不斷進化,越來越厲害。
那么,這只小壁虎是怎么爬上奧迪的車尾的?
它又經歷了哪些進化呢?
咱們得明白,為啥奧迪要搞這個quattro四驅系統。
話說1977年,奧迪的工程師們在挪威的雪地里測試車子。
他們發現,一輛只有75匹馬力的小車,居然在雪地里跑得比其他大馬力的車還溜。
一查,原來這小車用的是軍用四驅系統。
這不就來靈感了嘛!
于是,奧迪就開始琢磨,怎么把這個厲害的四驅系統搬到民用車上。
1980年,第一代quattro橫空出世 。
這可是個了不起的玩意兒,它用了個空心傳動軸的設計,讓四驅系統能塞進轎車里。
不過呢,這第一代還不夠聰明,需要司機自己操作差速鎖。
說白了,就是有點麻煩。
但是,它的出現可是在汽車界掀起了一場革命。
想想看,以前四驅都是越野車的專利,現在轎車也能玩四驅了,這不是打破常規嘛!
到了1986年, 第二代quattro就變聰明了 。
它用上了托森差速器,不用司機操心,自己就能根據路況分配動力。
這可是個厲害的玩意兒,能讓車子在各種路況下都跑得穩當。
下雨天、雪地、泥濘路面,統統不在話下。
老板們,你們想想,開著這樣的車,是不是特有安全感?
再往后,quattro就開始百花齊放了。 第三代在1988年出現,主要是為了配合自動擋 。
這一代的出現,讓更多人能享受到quattro的好處。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手動擋,對吧?
第四代在1994年,加入了電子輔助系統,讓車子更聰明了。
這時候的quattro,已經不僅僅是機械結構了,它開始變得“智能”起來。
第五代又把托森A型差速器請回來了,而且還能和電子系統配合得更好。
這一代的quattro,可以說是把機械和電子的優勢都發揮到了極致。
到了第六代,quattro又回到了SUV上。
這次用的是托森C型差速器,更厲害了。
老板們,你們能想象嗎?
一輛SUV,不僅能越野,在公路上跑起來還跟跑車一樣穩!
最新的第七代,更是了不得,用上了冠狀齒輪差速器 。
這玩意兒能根據路況自動調整前后輪的動力分配,簡直就是個小天才。
下雨天多給前輪動力,保證穩定性;高速過彎時多給后輪動力,提高操控性。
老板們,這您受得了嗎?
開著這樣的車,那感覺,嘖嘖,真的很頂!
說了這么多技術,老板們可能聽得有點暈。
咱們就說點實在的。
這quattro系統,說白了就是讓車子更穩,更安全。
不管是雨天、雪天,還是高速轉彎,都能讓你開得穩穩當當的。
而且,它還能讓車子跑得更快,轉彎更靈活。
想想看,開著這樣的車,是不是特別有面子?
那么,為啥奧迪要用壁虎做標志呢? 這是因為壁虎的腳有超強的吸附力,能在墻上自由爬行 。
奧迪就是想說,他們的quattro系統,就像壁虎的腳一樣,能讓車子牢牢抓住地面,不管什么路況都不怵。
這個創意,不得不說,真是絕了!
現在,很多中國車主喜歡在車尾貼個壁虎標志。有的是為了好看,有的是覺得“壁虎”諧音“庇護”,能保佑平安。老板們要記住,貼標志可以,但別遮擋車牌或車燈啊,那可是違法的。安全第一,對吧?
說到這兒,老板們,你們覺得這quattro系統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