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漂們注意了!“滬七條”一出,上海二手房市場要變天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買房,這倆字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挺重的,尤其在魔都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方,多少人夢想著能在這兒安家立業,這不,最近“滬七條”新政一出臺,上海的二手房市場可是像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漣漪陣陣,有人歡喜有人愁!
浦東新區:咨詢量激增,中介化身“談判專家”
要說這“滬七條”威力有多大,問問房產中介就知道了,這不,在浦東新區干了五年房產中介的潘雪蓮最近可是忙得腳不沾地,新政一公布,她手機就沒停過,咨詢電話一個接一個,都是來打聽政策和房源的
潘雪蓮說,以前帶客戶看房,十個里面能成交一個就算不錯了,現在不一樣了,客戶看房目標明確,出手也更果斷了,這不,前幾天她剛幫一對年輕夫妻買下了一套三室兩廳的大戶型,這對夫妻之前一直猶豫要不要買房,新政出來后,覺得貸款政策利好,咬咬牙就決定出手了
滬漂小夫妻:勇敢出手,終于在上海有了家
孫先生和妻子來上海打拼五年了,一直租房住,早就盼望著能在上海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之前因為房價高,首付壓力大,一直不敢輕易出手,“滬七條”新政一出,他們看到了希望
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政降低了首付比例,也放寬了貸款政策,這對像孫先生夫婦這樣的剛需購房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利好,他們仔細研究了新政,咨詢了多家中介,最終在普陀區看中了一套小兩居,雖然房子不大,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黃浦老城區:市場反應平淡,改善型需求成主導
相比于浦東新區和普陀區的熱鬧,黃浦區一些老城區的二手房市場則顯得相對平淡
在老城區做了十幾年中介的王阿姨告訴我們,新政出來后,來看房的人確實比以前多了些,但成交量并沒有明顯變化,主要原因是老城區房子普遍房齡比較老,戶型也比較小,不太符合現在年輕人的需求
王阿姨也發現,來看房的人群中,改善型需求占了很大一部分,一些原本住在老房子里的居民,想趁著新政的機會,換一套更大更舒適的房子
數據說話:成交量上漲,市場信心回暖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數據上看,“滬七條”新政對上海二手房市場的刺激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國慶假期期間,上海二手房成交量明顯高于去年同期,不少業內人士分析,新政落地后,市場觀望情緒逐漸消退,購房需求集中釋放,推動了成交量的上漲
未來走勢:市場預期cautiouslyoptimistic,但需警惕跟風炒作
“滬七條”新政的出臺,無疑為上海二手房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時也需要警惕市場過熱和跟風炒作的現象
對于購房者來說,買房是大事,要根據自身情況理性分析,切勿盲目跟風,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滬深樓市新政對比:一線城市釋放了什么信號?
在上海發布“滬七條”新政后不久,深圳也發布了樓市新政,同樣是針對二手房市場,兩座一線城市一前一后出臺政策,引發了廣泛關注
圖片來源于網絡
政策目標一致:穩定市場預期,支持剛性和改善型需求
無論是上海的“滬七條”,還是深圳的樓市新政,都傳遞出一個共同的信號:穩定市場預期,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長期以來,上海和深圳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住房需求旺盛,但同時也面臨著房價高企、投機炒作等問題,此次兩地樓市新政的出臺,正是為了抑制樓市過熱,引導市場回歸理性
政策工具各有側重:上海更側重于金融政策,深圳更側重于市場調控
雖然政策目標一致,但在具體的政策工具上,上海和深圳則各有側重,上海的“滬七條”更側重于金融政策,通過降低首付比例、放寬貸款政策等方式,降低購房門檻,釋放剛性和改善型需求,而深圳的樓市新政則更側重于市場調控,通過加強二手房指導價、打擊虛假宣傳等方式,規范市場秩序,防止房價過快上漲
未來走向:樓市調控仍將持續,一線城市或將引領市場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