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第41個國際盲人節。盲人這一龐大的群體面臨著諸多就業挑戰,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特別是人工智能的興起,為視障人士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
在上海閔行區漕河涇的一座科技大樓辦公區里,一群數據標注員快速而安靜地工作著。他們的辦公室有些特別:無障礙設施、拐角處的防撞設計、部分辦公室椅子的位置是輪椅。
正在工作的是幾十位視障者,他們戴著耳機,臉緊貼著屏幕,耳朵捕捉著從音箱里傳出的數倍于常人語速的語音指令,一邊熟練地用鍵盤進行輸入。他們是一群特殊的AI語音訓練師。近幾年,人工智能的興起為視障人士提供了新機遇。大數據訓練需要大量的AI數據標注人員,國內缺口在百萬人以上。
中國有1700萬視障者,占全國殘疾人口的17%,是全球視障人數最多的國家。能走上社會工作的只有十分之一,而其中絕大多數只能從事推拿按摩。對于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而言,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許是時代贈與盲人的“禮物”。
數據標注員曹立福表示,從來沒有想過說會變一種生活方式工作類型。看到這次機會,大家鼓勵她,她交了簡歷試一試,她感覺這是人生很大的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