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聯想方案服務出人意料地在聯想科技創新大會上推出了基于大模型應用的行業智能體技術平臺和解決方案,全力推動AI原生企業IT架構的變革。在生成式AI面臨難以在企業應用的產業環境中,聯想方案服務的這一技術平臺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對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將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
然而基于公眾領域的多模態大模型,只是這一場人工智能革命的開場,它的真正價值并不僅限于作詩畫畫寫PPT,更廣泛的應用空間仍然在工業體系和商業應用方面,這將是釋放全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最大空間。
![聯想方案服務發布行業智能體,推動企業IT架構革命](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430/2255014Q60.png)
在埃森哲的一項企業調研中顯示,到2028年,80%的首席信息官將利用組織變革來使用人工智能、自動化和分析,推動敏捷、洞察力驅動的數字業務。
在4月18日的聯想科技創新大會上,聯想高級副總裁、中國方案服務業務群總經理戴煒認為,“我們以行業智能體為核心,打造端到端的行業解決方案”,并通過擎天智能體驅動企業AI應用的加速,實現從大企業到中小企業、普通消費者的“AI普惠”。在更早一些時候的4月2日聯想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戴煒對AIGC在企業中應用的預測則更為直接,他認為“2026年的時候,AI直接占比應該能夠達到這個市場(IT服務市場)20%多,它的增速大過平均IT服務市場增速。”
管中窺豹,產業端最敏感的市場探索者,已經洞察到了大模型以及人工智能在企業級市場,正在迎來一次企業IT架構及應用的革命,這次革命將極大地改善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和管理方式,全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一、從AI應用、大模型到企業智能體,重構企業生產方式
在目前人工智能的應用中,無論是對公眾用戶還是企業應用者而言,人工智能仍然處在一個輔助角色。當下大多數人工智能策略都過于側重在任務和功能層面提供輔助。就人工智能的“行動”方式而言,它更多是作為獨立的行為者存在,而非是一個生態系統中的相互依存的組成部分。
簡單地說,目前無論是個人的人工智能應用還是企業的人工智能應用,都是基于單一功能或用途的獨立系統,各系統相互之間雖然有協同機制,但更多的只是數據層面的共享,并沒有形成基于結果的輔助決策的系統。
大模型技術的快速進化,確實解決了AI應用可以主動學習的難題。但受限大規模在預訓練過程中使用的數據更多的是源于互聯網等公開類型的數據,對企業實際的生產和運營數據一無所知;同時考慮到Transformer算法框架和架構體系的特點,基礎大模型更多提供給用戶的是一種開放性結論,并不符合企業生產經過過程中所需的精度,所以無論是多模態大模型還是其它人工智能應用,在企業的應用,仍然需要重新部署、優化和個性化企業數據訓練的過程。
所以對于大模型以及AI應用在行業和企業的落地,需要解決的核心是不同AI應用之間的協同和生態體系打造,這就是AI互聯的生態系統,也就是智能體。
人工智能逐漸發展成智能體,自動化系統將主動決策并自行采取行動,比如已經進入路測階段的自動駕駛(也可以將擁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汽車理解為智能體),不僅可以幫助用戶從甲地到乙地,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對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判斷,智能體都會為人類提供建議,還會代表人類采取行動。
埃森哲的一項數據調研表明,96%的企業高管認為,在未來三年內,利用智能體生態系統將為其組織帶來重大機遇。
在聯想科技創新大會上,聯想方案服務業務群對外發布了業界第一個“行業智能體解決方案”,這是中國IT服務行業第一個著眼于企業AI應用的企業智能體方案。
聯想行業智能體主要由AI開發和運行層、混合大模型和知識庫工具層,以及由面向企業研產供銷服方面的通用智能體業務層構成,徹底將分布在企業不同業務單元的AI應用,集成在基于AI原生的架構中,形成企業不同智能體的生態體系,從而將單一功能的AI應用,逐漸演化為能相互協同、互為補充,并能進行輔助決策的AI生態體系。
![聯想方案服務發布行業智能體,推動企業IT架構革命](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430/22550241611.png)
聯想方案服務的這一生態體系,一方面將會推動應用這一方案的中國企業IT架構從“云原生”向“AI原生”升級;同時也將推動中國企業在AI應用方面進入大規模智能體生態系統的實施。
企業正在開啟下一個十年最重要的轉型之旅。人工智能進化過程中的每一次飛躍都會引入不同的技術,而這些技術各自本身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潛能。以AI原生為目標的新IT架構以及基于基礎大模型的企業大模型,這些技術屬于一個更龐大的體系——智能體生態系統。
這是企業未來十年智能化轉型關鍵的技術路線。
二、聯想方案服務將服務積累轉換為產業技術優勢
為什么在未來十年企業智能化轉型的開啟之時,聯想方案服務能快速推出了基于未來的“行業智能體”解決方案?
![聯想方案服務發布行業智能體,推動企業IT架構革命](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430/225505I242.jpg)
對此,聯想戴煒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認為,大模型的崛起,“對上一代AI提前布局的企業是一個特別大的利好。”Gartner近期發布的2024年CIO和技術高管調研顯示,超過60%的中國企業計劃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由于中國企業傾向于在本地而非通過公有云部署GenAI,目前的基礎設施環境無法支持GenAl項目,新的產業發展,給企業的IT架構提出了新的挑戰,基于AI原生的企業IT架構,將成為企業智能體系統部署的基礎。
戴煒和聯想方案服務的底氣正是來此于幾年前對企業AI應用的提前布局和對企業智能體以及智能體所必須的AI原生的IT架構早于行業的探索和研究。早在2017年聯想集團就把AI應用到“魔方智慧客服”系統,后來2018年、2019年打造了聯想“魔方智慧客服”品牌。最初一代的魔方還是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的,已經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在聯想內部的應用中,“魔方智慧客服”并不是簡單的一個基于算法模型的AI應用,更多的是與企業的營銷、售后進行了有效協同,不僅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售后售前服務,而且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代替廠家為客戶推薦相關的服務和產品,這實際上就是企業智能體的萌芽。在“魔方智慧客服”系統的用戶應用過程中,它不僅可以應用在企業的客戶服務中,而且也可以應用在企業的人才資源流程中。在企業的面試過程,魔方系統可替代企業HR進行第一輪面試,并可以作為準確的判斷,這就是魔方系統強大的潛力。
要“完成全棧AI的落地,在中國有這么強大落地能力的企業非常少。我們將充分發揮作用,吸引更多的行業ISV,比如,做大模型技術、大模型服務等合作伙伴一起加入新擎天聯盟,實現(企業大模型)全棧交付”。面對記者的疑問,戴煒闡述了聯想方案服務在行業中的長期積累和優勢。隨著大模型應用的火熱,“大模型能夠驅動企業智能體和個人智能體”,戴煒對未來的AI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聯想服務中國企業四十年,也見證和參與了中國信息化的進程。在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聯想方案服務成長為業務能力覆蓋集咨詢、方案、實施、運維、運營全流程的集成商和供應商,對我國企業的智能化轉型的過程和路徑有著非常深入的洞察。在服務我國企業智能化轉型過程中,聯想在中國的1到6級城市建立了4400多家聯想服務站,擁有超過24000名方案服務工程師在運營和運維著超5億臺設備。這種服務布局在IT服務業絕無僅有,也讓聯想對我國企業的智能化轉型擁有了超乎行業水準的超前洞察力。
針對人工智能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機遇,聯想方案服務早在七年前就開始重構企業的IT系統方案,并通過與各類型的大中型企業合作,探索人工智能時代企業IT架構的趨勢和技術演進路線,用足夠多的企業實踐,不斷探索企業IT系統的變革。
2023年,聯想方案服務就成長為中國IT服務市場(非運營商)排名第二的廠家,成為我國IT服務行業技術的引領者,聯想方案服務把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實踐能力變成了產業優勢。同樣在2023年,聯想方案服務針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企業的應用需求成為未來趨勢,全面升級了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全域產品,以智能體理念重構了產品體系,成為IT服務行業首家提出企業智能體服務理論的廠商。
在過去的七年中,聯想方案服務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6.9%,不僅超過了行業平均增長速度,其業務貢獻也成為聯想中國業務轉型的生力軍。
三、智能體讓人工智能從助手向生態系統參與者演進
自動駕駛或許是我們最快能感受到的一種智能體方案。在路特斯智能體規劃中,不僅生產制造環節可以實現“黑燈工廠”的模式,訂單的處理和生產計劃的調整可以逐步由人工智能實現。在智能汽車上,通過打通智能座艙和道路信息系統,配合個人的行為習慣和云端的數據監測,形成車、路、人為一體的智能體,從而在不遠的未來實現更高階的自動駕駛,將具備自動駕駛的車輛,變成一個擁有自主決策能力的智能體。這也是路特斯和聯想服務正在合作中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