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電比油低”大戰后,比亞迪一季報數據依舊良好。
4月29日,比亞迪披露2024年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9.4億元,同比增長3.97%;歸母凈利潤45.69億元,同比增長10.62%。
比亞迪已經成為價格戰的最大推手。2024年春節結束后,比亞迪的主力車型悉數推出低價版本——“榮耀版”。漢、唐降至16.98萬起,秦PLUS DM-i更是直接從去年的9.98萬元,降到了7.98萬元。市場一時嘩然,比亞迪“掀了桌子”。
低價帶來的銷量增長十分明顯。據比亞迪披露,上市首周,秦PLUS DM-i訂單超2.36萬輛。作為對比,向來以低價和銷量著稱的五菱宏光MINI EV在2月的銷量僅有1.36萬輛,比秦PLUS DM-i的單周銷量還少一萬輛。
整個一季度,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62.6萬輛,同比增長13.4%,依舊占國內209萬總銷量的接近三成。
主力車型普遍降價2-3萬似乎并未折損比亞迪的利潤,財報顯示,比亞迪一季度毛利率21.9%,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幾乎達到了比亞迪成立以來的巔峰狀態。
如果說特斯拉是近兩年價格戰的發起者,那比亞迪則是將價格戰推向極限,不僅將新能源車價格不斷拉低,甚至將燃油車的價格體系沖擊的七零八落。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年初表示,目前新能源行業已進入淘汰賽,2024-2026年是規模、成本和技術的決戰。在這場決戰中,比亞迪推出榮耀版只是開端,余力仍然十足。
毛利未降,產能充足
在一季度的降價促銷后,比亞迪的毛利率達到了21.9%。市場最關注的毛利率不降反增,這是比亞迪降價最大的底氣,但降價也給其他財務數據帶來變化。
首先看銷售費用,比亞迪一季度為68.04億元,同比增加46.37%,財報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廣告展覽費和折舊攤銷增加所致。
折舊每個季度都有,但廣告展覽費單列出來,顯然是“電比油低”的促銷活動導致。在產品足夠低價后,比亞迪的銷售網絡正在下沉到縣鄉一級。在廣闊的下沉市場,進一步沖垮燃油車的銷售體系,是比亞迪最想做,也正在做的事情,這也帶來了銷售費用的增長。
比亞迪財報數據
除了銷售費用外,財務費用也從591萬大幅變動為-1.94億元,財報給出的解釋是匯率波動導致匯兌損益變動所致。
一季度財報里其他收益也值得關注,這一數值由去年的6.88億同比增長153.34%,達到17.96億元,主要原因是日常經營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增加所致。11.08億元的政府補貼,也給比亞迪補充了不少資金,要知道一季度比亞迪的凈利潤也只有45.69億元。
在研發上,一季度比亞迪投入106.1億元,同比增長70%,高于特斯拉11.51億美元的研發支出,同樣高于寧德時代一季度的43.4億元。財報給出的解釋是職工薪酬及物料消耗增加所致。
比亞迪財報數據
按照比亞迪往年的風格,一季度的研發費用都是全年最低的。2023年,比亞迪研發投入399.18億元,一季度只占62.38億元。因此,按照一季度的70%的增長水平,2024年末比亞迪的研發費用有可能超過670億元,如果將這670億元全部費用化,將隱藏掉大部分利潤。
在產能方面,一季度,比亞迪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是260.94億元,同比減少19.36%。23年四季度是比亞迪資本性支出連續11個季度以來首次增長為負,今年一季度仍為負增長。
比亞迪財報數據
在建工程方面,比亞迪一季度為399.10億元,也是繼去年四季度后繼續減少,同比減少28.92%。
2023年開始,比亞迪的各項產能在已經十分充足,即便銷量持續增長,擴建的速度都開始放緩。也能看出,比亞迪對2024年的銷量預期有不少增加,也是當下產能可以覆蓋的,因此并沒有再繼續大規模擴建。
在現金流上,比亞迪一季度末現金儲備達到了861.79億元,同比增長57%。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去年同期是120.50億,而本期則是-51.84億元,財報給出的解釋為: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增加。
總的來講,比亞迪的一季報數據十分穩健,產能建設也開始明顯放緩,可以說是最兵強馬壯,糧草充足的時期。
決戰,劍指合資市場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信心十足,在年初的業績溝通會上,他表示,中國車企新能源產品加速投放將會蠶食合資品牌市場,未來3-5年,合資品牌份額將從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國品牌未來增長的空間。
在新能源車企將友商產品的參數放在發布會PPT上逐一對比之際,比亞迪選擇將劍鋒指向合資油車。這是更大的市場,也是更適合比亞迪發力的市場。
合資油車在中國市場十分頑固,2023年,軒逸、朗逸、速騰、凱美瑞四款經典油車的銷量合計超過120萬輛。這四款是秦PLUS DM-i的直接對標車型。
價格是攻下這塊市場的基本條件,在不斷的降價下,比亞迪的價格已經與合資油車拉平甚至更低。
比亞迪的低價是規模化生產所帶來的優勢,但贏得這場戰爭的另外一個關鍵要素則是技術。
刀片電池和DM-i超級混動是比亞迪純電車型和插混車型成功的基石,如今,這兩大技術都將迎來換代。
王傳福在前不久表示,比亞迪將在今年5月推出第五代DM-i混動技術,饋電油耗降至2.9升/百公里,滿油滿電續航里程將達到2000公里。
如果以秦PLUS DM-i的48L油箱為例,在第五代DMI的加持下,其滿油滿電綜合續航里程理論上可以超過1800公里,而普通燃油車加滿油之后,普遍續航里程只有600公里左右。
此外,王傳福也宣布,“比亞迪目前正在研發第二代刀片電池系統,最快會在2024年8月份發布。”此前有傳言稱,第二代刀片電池預計能量密度將達到180-190Wh/kg。
但在全行業都內卷磷酸鐵鋰電池之際,這個能量密度已經不夠驚艷。前不久寧德時代發布的神行PLUS,已經將磷酸鐵鋰的系統能量密度做到了205Wh/kg,堪稱奇跡。
技術的更新同樣伴隨著車型的換代,最明顯的是比亞迪的L系列,宋L已經在去年年末發布,秦L DM-i也在北京車展上首發亮相。顯然王朝網的新一代“L”系列車型都已經在路上。
宋L上已經搭載了高端車型才會使用的云輦-C,曾經在騰勢N7上首發的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也將在海獅07 EV搭載。
比亞迪的技術不僅在更新,高端技術也在不斷下放到王朝網和海洋網的基本盤。車型換代與技術更新下放逐步推出,會形成一波波浪潮,帶動比亞迪不斷對合資市場展開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