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造車,只利用ICT技術(shù)幫車企造好車,利用渠道幫車企賣好車,這是華為進軍汽車業(yè)務(wù)時,給自己定的原則。
網(wǎng)絡(luò)傳言,甚至如果有誰在華為內(nèi)部建言自己下場造車,都要被調(diào)離崗位,說明華為自己絕不下場造車。
![雙方都盈利!余承東,給華為打造了一個成功樣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02/14050122930.jpg)
自己不下場,又要造車,那怎么辦呢?所以早期華為造車,有兩種模式,一種是HI模式,就是將自己的解決方案提供到車企,類似于阿維塔汽車。還有零部件模式,這個就簡單了,就是將元件給到車企,這一塊合作的就非常多了。
后來余承東負責(zé)車BU時,搞出了一個業(yè)務(wù),那就是智選模式。這個就是和車企深度合作,從設(shè)計之初,就介入,參與研發(fā)、定義、制造,甚至最后的銷售,都由華為來負責(zé)。
這種模式下,最一款車就是賽力斯SF5,后來雙方干脆成立了AITO,搞出了問界品牌,推出了M5、M7、M9……
![雙方都盈利!余承東,給華為打造了一個成功樣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02/14050115231.jpg)
于是華為造車有了三大模式,其中余承東主導(dǎo)的主要是智選模式。
不過,早期這種模式也被人吐槽,稱華為不造車,但其實只差一個LOGO了,這種模式下,風(fēng)險由車企承擔,反正虧的也主要是車企的錢。
至于華為,提供技術(shù)要收錢,賣一臺車要收錢,車企虧不虧,華為自己都能有收入。特別是當賽力斯SF5不暢銷,后來M5也銷量下滑,而賽力斯又持續(xù)虧損時,這種吐槽聲就很大了。
![雙方都盈利!余承東,給華為打造了一個成功樣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02/1405014C02.jpg)
但是,到了2024年一季度,估計再也沒人吐槽這種模式了,因為余承東已經(jīng)將這個智選模式,打造出了一個最成功的樣本。
先說華為自己,2024年1月份開始,智選車業(yè)務(wù)已經(jīng)盈利了,不再虧錢。而從4月份開始,整個車BU盈利了,說明華為造車模式的正確。
![雙方都盈利!余承東,給華為打造了一個成功樣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02/140502N073.png)
再說華為的合作伙伴賽力斯,在2024年一季度,終于也盈利了,去年還虧了20多億,過去三年,扣非后虧了100多億,但2024年一季度,凈利潤終于為正,達到了2.2億元。
雖然不多,但大家對比一下造車10年的蔚來、小鵬,目前還在虧損中。而賽力斯和華為合作了僅3年左右,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盈利了,足以說明華為有多牛,智選車業(yè)務(wù)有多牛了。
![雙方都盈利!余承東,給華為打造了一個成功樣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02/14050335914.jpg)
目前和華為簽訂智選車業(yè)務(wù)的車企,已經(jīng)有好幾家了,賽力斯、奇瑞、北汽等等,未來智選車模式的汽車也會越來越多。
你笑別人車企把靈魂交出來,別人笑你看不穿,賽力斯就是最好的例子啊,它就是華為和賽力斯合作后,最成功的樣本,雙方都盈利,這就是最好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