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期間,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五菱星光的共創版,提供純電、插混兩種動力形式。其中,純電有410標準型和510進階型,售價為9.98萬元~10.98萬元;插混版本,售價為7.98萬元~10.28萬元。
作為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轎車市場的王牌產品,星光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場的高度關注,上市的頭兩個月都做出了過萬的銷量成績,如今又加推純電動版本,相信在銷量上還能更進一步。
那么在新能源A級車被比亞迪牢牢掌控的情況下,五菱星光憑什么能突出重圍?星光研發的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這次我們有幸采訪到了上汽通用五菱高層,以下是為大家挑選出一些精彩的問答:
提問:了解一下隨著星光一系列產品的上市,后續在營銷方面有哪些工作要做,圍繞用戶做,有哪些工作?
▲ 思行 五菱品牌與市場總監
思行:后續會把純電作為核心的產品做整體的營銷,大的方向還是產品力上的優勢,會重點突出讓大家理解和了解,參觀工廠等等,更多是向通過大家實地的參觀,更多的傳遞給用戶,繽果產品有很多大量的用戶群體,也會邀請用戶一起了解和深刻的了解技術和產品上的能力,大方向是這樣的。
▲趙奕凡 產品創新中心,產品營銷中心總經理
趙奕凡:在星光,我們叫做星光共創版,可以做一個劇透,去年11月份上市,在今年的現在推出了星光共創版。后面將要推出繽果的共創版一系列的共創版出來。
共創版是什么呢?叫做與您共創,星光5.2萬用戶使用過程中,會進行一些直連,我們的新一代開發時,在去年底從公司來說項目還是OP了,后面發現用戶對于充電時間的需求,包括對于動力的需求,對于造型的需求,整個尾部的趨勢比較拖大,包括轉向燈比較小,結合用戶需求,也是聯動技術中心做了快速的改變。
舉例子,我們整個車方尾巴把保險杠做了更新,黑邊顯的不那么累贅。充電時間和其他競品差不多的30%—80%,30分鐘時間,通過對電解液的改質,升到15分鐘,并且第三方媒體公測來看,這個級別充電非常快的一個存在。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很多用戶抱怨,最高車速用不用的到無所謂,但是一定要。最高車速進行了升級,從最早開發的100千瓦,最終上市升級到了150千瓦。同樣PH1最早只有150公里/小時,到現在是185公里/小時,所有對產品的改進都是從用戶中來的,所以叫做與您共創版本。
今年一系列迭代開發,繼續秉持共創理念,開發更多好的產品,與用戶共創。
我個人開了實驗車跑了一趟高速,我覺得沒有ADS不行,所以我要求一定要開發出來,星光就是與您共創的成功。
提問:各位領導好,看到開年李總來了以后,叫五菱要告別神車時代我們印象中的五菱制造了很多神車,這些神車火了以后,從巔峰衰落的比較快,告別神車時代以后怎么走,怎么繼續戰略,怎么思考,請趙總給我們回答一下謝謝!
趙奕凡:確實在今年總經理新春寄語來看,是非常卷的時代,對于公司應對卷的時代,叫做天下武裝為快不破。以往都是一個神車的概念,無論是微光、宏光、之光,三光已經是深入人心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乘用車時代里面,我們提出來了天下武裝為快不破以架構為基礎,以體驗為核心。天輿架構目前在公司布局了四大平臺,包括S、M、L、D平臺,D平臺就是一車雙動力的平臺,針對四個平臺,引申出非常多的車型。
星光的2023—2024款推出時間大概不到半年時間,得益于在架構上的深耕。什么叫做以體驗為核心呢?當車子投放到市場里,用戶對車子有更多訴求出來,如何在短期盡快滿足一個用戶的需求,而不是重新造一款車,未來會圍繞單一爆品的思維持續打磨一款好產品應對市場的卷。
提問:關于技術的問題,剛剛發布的雙動力產品,價格上沒有對手。其實只要有實體的零部件就一定有成本不可能無限降低,從五菱的角度,本身通過大量的量從供應商拿到更低的價格之外,從技術的維度,從其他模塊技術研發的維度,用哪些方式達成更低的成本,從而實現我們極低的指導價格,能不能舉幾個例子?
▲ 邵杰 智能平臺首席技術官
邵杰:感謝你的提問,成本是永恒的話題,五菱的成本得益于成本的控制,隨著這么多年對成本的理解,回到研發的本質,成本最重要還是設計出來的。
這么幾年,五菱在技術團隊、技術中心扎根,深耕自研,以前更多是直接采購,但是現在在這個模式基礎上,從前到后不斷的在孵化,和我們戰略合作的,從前期前段生成的定義開始,不是隨便買一個大路貨,是圍繞用戶的需求,前端做好定義,背后從研發驗證,包括整個供應鏈的建設。基于在柳州新能源的供應鏈體系建設是非常好的,光電池柳州就是50多G的產能,前十的伙伴都在柳州落戶。
本來柳州就是非常好的傳統車供應鏈的城市,現在完美轉型到以新能源為主的體系。還有一個重要的還能的集成,以前是單一的零部件,現在是整車全系統,功能的融合,信號的融合,在這個維度上,也能把一些不必要的不產生價值的東西,很好的在設計維度就已經管控。
在并行式的研發,把大家沒有必要的重復工作,還有以架構平臺化理念,開發一代產品就是在一代車型上廣泛應用,不用糾結定點哪一個車型,大家整體研發的積極性,為大部分拉起來了,即可以做到成本很好的控制還可以做到趙總說的為快不破。
提問:我的問題五菱的車每款車都是雙車戰略,純電和插混都有,因為在研發或者架構上面,既然是插混和純電化互相兼顧但是不夠極致,但是在未來越做越大的過程中,這些橫掃面積很廣的車型,銷量不見得很好,因為越來越貴的車型,需要更精準的打擊,但是打擊精準點的背后市場可能很大,或者以后的車型有沒有專做純電或者插混車型,不是雙車戰略車型。
▲黃元毅 驅動平臺首席技術官
黃元毅:首先說一下架構的理念,首先每一個零部件開始,汽車有那么多功能和性能,每一個零部件到整車的總成,系統的工程方法,讓每一個零部件實現最優化設計,理念的引領就是即要把零部件做到最優化,每一個系統在研發體系里,也是堅持以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也和我們供應商伙伴共同投資了430億,共同打造了省部級的廣西新能源實驗室。也有那么多院士的團隊,一起實現了每一個系統技術的優化,只要我們把每一個系統的技術實現了最優化,我們前期會把每一個系統,就像電機、電池,會把電芯標準化,做到最好。
希望每一個交給用戶的技術,都是高品質、高可靠性的。前面說為什么能夠實現這么快的產品開發的時間,其實我們在后面做了很多每一個子系統的優化,只要把這些弄好,不管是一車雙動力,還是純電,我們都可以把這些系統,想實現的最優化組合,滿足低成本和規模化的需求,在實現我們交給用戶的產品,是品質可靠的。
趙奕凡:針對大型車可能有單一能源的模式,越大的車出行半徑越廣,后面是不是會往一車雙動力走,還是單一動力的設計呢?
這樣來說,在架構這一塊,有SMLD四個平臺,有些平臺做純電,有些平臺是做一車雙動力的,會根據用戶需求,能力共創。如果用戶需要的是在這個場景里面,需要的是場景的PHEV,未來我要做純電還是PHEV,架構只是其中一個基礎,最終決定開發什么樣的產品,一切從用戶需求來,用戶的場景來,去決定只開發雙動力,還是只開發純電。
提問:看到五菱的車一直在降價,已經突破了自己心理的底線和預期了,我擔心的是,不斷的降價對于消費者來說,從10萬降到9萬可能很興奮,9萬降到8萬的時候,可能不那么興奮了。反而可能在市場上,大家會覺得你之前賺的太多了,我的意思是說,降價賣車是很辛苦的辦法。有沒有會出一些新品牌的計劃,或者能別這么辛苦,因為我真的挺喜歡五菱,看你們這么降價也是挺著急的,他們好象覺得你們只值這些錢,能不能形成正向的方向,而不是一直辛苦的降價賣車。
趙奕凡:這也是我們現在想把五菱品牌打造起來,去年2023年在星光發布之前,你也說五菱開始講技術了。從最早馬卡龍到繽果,做銷售的時候,是以情緒價值為主線的傳播和推廣。從去年到現在,逐步開始講技術了,我們想把五菱品牌逐步打造成一個講技術的,也是所謂的智駕比的品牌。
現在到終端,為什么在不停的卷價格,其實也是說了,這是為了應對市場的競爭格局一起來做。五菱品牌真的是深入人心,乘用車品類如何讓五菱的品牌價值逐步的往上升,確實是不能卷價格,我們會在技術層面方面,不停的強調自己的技術能力,夯實自己的技術基礎,進一步提高品牌的溢價。
五菱一直拿的是規模的紅利,目前品牌向上的過程中,需要積極應對整個市場的競爭格局。
提問:各位領導好,五菱汽車今年在新產品的規劃上是什么?有那些新車會發布,發布的時間節點是怎樣?
趙奕凡:我們今年會有老車型的所謂共創版,基本上會在6月份、7月份發布。一款全新車型是SUV,公告已經出來了,會在7月份發布,下半年發布一款SUV一車雙動力的車。剩下五菱品牌還會有第四代宏光Mini的孵化。
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磅的產品,可以劇透一下,五菱神車宏光,會推出全新一代。
提問:純電和插混的電芯標準不一樣,電芯是自研的嗎?還是說有內供的比例呢?
邵杰:五菱從早期的mini,那時候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可以看到,內部加了一個標準化的電芯。五菱在電池的標準和定義引領上面,在業內是一個小潛在的隱性的手和大家共創。
我們苗部長的新書,《換道賽車》,好幾個篇章提到了五菱新能源,其中一個篇章講到第一標準化電池時,著重強調了以五菱為主導引領的標準化電芯的潮流。現在看到馬卡龍系列,規格是我們引領定義的,基本成為行業里面類似于5號、7號電池的存在。小型車轉到A級家轎,從純電到混合動力。
背后定義到現在的2C,研發的性能標準定義、尺寸都深度參與,自己也有合資公司做電芯。整體要看大家怎么理解,是一個共創,和車的主題很像,核心的目標,也是在共創的基礎上面,大家并行的去做,希望引領標準化電芯,帶動整個行業銷量,這樣降本的幅度更快。
另外一個維度,圍繞用戶體驗打造的系統級和整車級的驗證體系,包括充分發揮已經有160多萬臺的新能源車的實實在在的用戶數據,是我們通過7、8年積累下來的寶貴數據財富這個模塊希望和大家貢獻電池大模型,也會賦能電池的快速開發。我們還是比較可靠的電池研發體系。
提問:各位領導好,我想問一下五菱在出海方面,已經在印尼取得了成功。今年在出海方面有沒有新的規劃和進展?
趙奕凡:出海這一塊,目前整個出海相當于有KD和整車,我們是上汽通用五菱,其實是以五菱直營渠道出海,印尼輻射其他國家,比如說泰國等等。比如說一款寶駿云朵在香港也取得了授權。實際上在未來,五菱的直營會以印尼為中心輻射東南亞國家去踐行國家一代一路的政策。
除此之外,我們在印度名爵還有一個工廠,在通用借雪弗蘭標出海,目前有一個非常好的南美市場,在墨西哥連續3年,整個增幅都超過50%以上,其中一款車,海外叫310C,就是一款雪弗蘭的轎車,已經成為細分轎車第一的銷量。
總的來說三塊,第一通過印尼,以五菱品牌形式輻射東南亞國家。另外在印度有一個名爵出海,第三是通過雪弗蘭輻射南美,包括中亞、北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