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繁花》播出至今,想必很多觀眾已經漸漸放下執念,不要求劇版與小說能夠一一對應,而接受它就是王家衛風格極其強烈的《繁花》這一事實,因為哪怕劇版與小說相似度已經極低,也不影響劇版《繁花》的好看。身邊那些能夠撇開偏見追劇的朋友們,至今一個個追得欲罷不能,看了《繁花》再看其他劇都不香了。
《繁花》海報
王家衛拍電視劇,是另外一個level。這絕對不是夸張,畢竟劇版《繁花》的制作時間就是其他同體量電視劇的10倍,肉眼可見該劇在美學層面上對國產劇的碾壓,各種時代金曲版權用得相當奢侈、用得是恰到好處。
我倒一下子能夠理解王家衛那么“磨人”,演員們仍然以與王家衛合作為榮、仍然那么樂于與王家衛合作,因為演員可以放心的是,只要鏡頭不被剪掉(唯一需要操心的事),王家衛拍的一定是他們最美好的樣子。劇版《繁花》中,有著熒屏中最帥的胡歌,最可愛的唐嫣,最風情萬種的辛芷蕾。
阿寶(胡歌 飾)
也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劇版《繁花》是王家衛講過的最通俗易懂的故事了。小說《繁花》的文學成就很高,但它也很挑人,很多人第一遍閱讀下來都不太能夠厘清它到底是講了個什么樣的故事。以電影難懂著稱的王家衛,竟然讓難懂的小說《繁花》變得很有故事性,甚至很有“網感”。
你完全可以把劇版《繁花》當作一部時代大浪潮中的男頻爽劇來看。劇集圍繞主人公阿寶(胡歌 飾)成長為寶總,然后在1990年代前后的市場經濟浪潮中乘風破浪這一主線展開。在阿寶風光無限的時候,他參與商戰時仿佛開了“金手指”,他那么優雅帥氣、游刃有余地就大獲全勝。可以預見阿寶會有跌落谷底的時刻,他會東山再起,除非是他主動淡出江湖。
很多男頻爽劇講的是“大俗”的故事,基本就是男性的各種白日夢。但《繁花》絲毫沒有“俗氣”,或者什么不真實感。事實上,如果細究起來,劇版《繁花》中的很多商戰邏輯,不太經得起推敲。但在王家衛風格鮮明又高級的美學風格的烘托下,“俗”被過濾,它沒有YY色彩,而成為亢奮時代中的一段夢幻傳奇。
更關鍵的是,劇中阿寶完全立得住的形象塑造,讓圍繞他的一切傳奇都顯得水到渠成、合情合理。《繁花》是寫商戰,但本質上是寫阿寶。商戰的邏輯讓位于阿寶的人物邏輯,阿寶就是有本事讓一切浮華夸張的情節顯得合理。
如何理解阿寶?“人情”是最關鍵的鑰匙。阿寶,本質上是一個“被人情徹底套牢”的阿寶。他因人情而起,為人情而活。
而“人情”就是有情有義、投桃報李、柔情俠骨、慷慨仗義,就是你對我好、我一定會對你更好,就是有著一顆替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給別人體面的心……劇中圍繞阿寶的主要人物關系,其實都是阿寶的人情關系。
阿寶如何成長為寶總?一路上貴人幫助,貴人給了阿寶人情。為什么給阿寶人情,因為阿寶值得,他有情有義。
阿寶一開始請求爺叔(游本昌 飾)教他做生意,爺叔給了他重重考驗,最后一重考驗,是考驗阿寶能否在突然擁有巨大財富后,守住信義。阿寶守住了。從此,在爺叔的指導下阿寶成為寶總,爺叔成為寶總最重要、最可信賴的軍師。
爺叔(游本昌 飾)
兩個人看著像是老板與下屬的關系,有時流露出的默默溫情也像封建時代里忠心老仆與善良少爺的關系,但這些都不是,阿寶一直是把爺叔當作敬畏的長輩、師傅與恩人。
兩個人有很多精彩的對手戲,很多小細節都值得玩味。比如阿寶一大早回來,爺叔讓他看合同,阿寶有些孩子氣的口吻說累,他要喘口氣,眼睛累得都睜不開。爺叔吐槽阿寶活該,誰叫他一大早陪女人去朱家角吃餛飩(還被撬走了50萬),現在又說累。阿寶遠遠的聲音傳來,“我洗把臉就過來”。鏡頭在爺叔的臉上短暫停留,他的表情很復雜。是心疼寶總累吧,還是覺得阿寶再累也聽他話?無論哪種,他們的相處如此溫馨日常,阿寶這么乖順有情,也難怪爺叔疼愛他。
爺叔與寶總
昔日爺叔給阿寶考驗,給阿寶一天時間去借6000塊錢,阿寶找好朋友陶陶(陳龍 飾)借錢,陶陶不問阿寶的錢用在哪里,不顧家人反對就借出去了。之后,爺叔讓阿寶用一周時間再次湊夠1萬塊,又是陶陶變賣項鏈和首飾湊了7000塊給阿寶。
這是陶陶給阿寶的情義。阿寶回饋給陶陶的也是情義。哪怕后來的阿寶變寶總,飛黃騰達,成為南京路與黃河路上響當當的人物,他還是視陶陶為“我的鐵桿兄弟,他完全可以代表我”,在外人挑釁陶陶時給足陶陶底氣。那一刻,陶陶甚至有些訝異于阿寶會這么維護他。
陶陶(陳龍 飾)還是個魚販子,但他始終是阿寶的鐵桿兄弟
阿寶能夠在資本市場實現原始積累,也得益于蔡司令(張建亞 飾)昔日的幫助。后來,蔡司令走漏消息,導致阿寶背黑鍋,被傳緋聞、被刺傷,阿寶也把這一切給認了下來。他感念昔日蔡司令的恩情,別人幫過他的,他阿寶一定會還。
就算是誤會之下刺傷他的人,阿寶也不計前嫌,還拿出浦東的土地讓他放手去經營。阿寶總是有心善心軟的這一面。有些上海的叔叔阿姨跟著阿寶炒股,賺了不少錢,爺叔勸阿寶趕緊把他們放在阿寶這里的錢還回去,畢竟股市不知什么時候可能會虧。阿寶沒有這么做,他的理由是,“我假使不管他們,自己去瞎沖八沖,鈔票假使賠光,你還讓他們回去倒馬桶”……爺叔聽了,也只能無奈地感慨一句,“你是讓人情徹底套牢了”。
理解阿寶,就需要把這句“你是讓人情徹底套牢了”給參透了。
心甘情愿被人情套牢的阿寶
回到阿寶的男女關系上,目前圍繞阿寶的主要是三個女性,與阿寶合伙開小飯館的玲子(馬伊琍 飾),在外貿公司工作的汪明珠(唐嫣 飾),以及在黃河路上開飯館的老板娘李李(辛芷蕾 飾)。他們與阿寶是截然不同的相處模式,擅長描寫男女關系微妙處的王家衛,把每一段關系都拍得搖曳多姿、活色生香。女性們多少對阿寶有情,原因很簡單,阿寶有情有義,或者用玲子撒嬌式埋怨阿寶的話說,“你寶總在黃河路上處處留情”。
玲子(馬伊琍 飾)
有些觀眾不喜歡玲子的市儈、精明、算計,她時常流露出“貪婪”的模樣,好像是敲骨吸髓一般,要把阿寶身上的錢榨干,當然,她圈起別人的錢更是毫不手軟。
她真這么自私這么壞嗎?事實上,她對阿寶始終有著一份真心,在商海上撲騰的阿寶又怎么會不懂得看人,他也明白玲子的那一份真心,那就是,玲子是阿寶的“退路”。這個“退路”不是說玲子是阿寶的備胎,而是她是阿寶的“保險箱”,她從阿寶這里搜刮來的每一分錢,她都替阿寶收著,“你曉得有多少人分他鈔票嗎”,這是玲子的擔憂。商海浮沉,如果有一天阿寶落魄了呢?至少玲子能夠給他一個安穩的避風港,能夠拿出存款讓阿寶擁有重新開始的底氣。
玲子知道阿寶的錢用處多,幫他存錢“持家”
玲子把心掏給了阿寶,因為阿寶對她確確實實有情有義。對于玲子這樣過去經歷坎坷、內心有隱隱自卑的人來說,最難得最可珍視的,就是阿寶對她的這份交底的信任——無論是昔日漂泊在異國他鄉的她,等到阿寶為她開的這一家夜東京,還是阿寶對她的全然信賴,“無所謂”被她各種“敲詐”。
玲子早早就陷進去了
再忙再累,外面的山珍海味再貴再奢侈,阿寶幾乎每天忙完都要去玲子那里吃一碗泡飯;哪怕阿寶嘴上埋怨,但還是會跟著玲子早起開股東大會,兩個人到朱家角去吃餛飩,像一對恩愛的老夫老妻,玲子的內心開出了花。
跟阿寶在一起,玲子內心在開花
所以,我個人挺喜歡玲子的。一個生活在塵世中的女子。一個被偷心了的真心的傷心的女子。她的凌厲與張牙舞爪只是她的保護殼。誰都可以嫌棄她,阿寶不能。
阿寶與汪明珠又是另一種關系。他們早在1988年底就認識,當時汪明珠還只是剛去外貿公司上班的“菜鳥”,阿寶也只是需要到處求人等人的外貿新手。他們都見證了彼此在事業上青澀艱難的階段。他們一起挨過來了,互惠互利,互幫互助,一起成長。汪明珠成為外貿公司業績第一、大有可能升為科長的汪小姐,阿寶成為上海灘有頭有臉的寶總。
汪明珠(唐嫣 飾)
他們一開始確實只是革命友誼,但漸漸地,也有了比伙伴、比朋友更多一點的東西。汪小姐幫阿寶做的,大家都看得到,但阿寶幫汪小姐做的,在各種只言片語中也可見一斑。比如汪小姐的上司金科長說,“苦頭沒掉她頭上,你就幫她擋掉了”。阿寶不是刻意去處處留情,他就是有情有義之人。所以,阿寶將汪小姐視為“知己”,但爺叔還是看得更準,汪小姐不知不覺想要的是阿寶的一顆“紅心”。她維護他,顯然不僅僅是維護生意伙伴那么簡單。
當汪明珠得知阿寶單槍匹馬、“深入虎穴”時,擔心阿寶安危的她,心急如焚、不顧風險地要去救阿寶,在發現阿寶安然無恙后,她飛奔過去抱住阿寶痛哭。多么善良、多么正派、多么可愛的姑娘啊!阿寶顯然有點驚訝于汪小姐的反應,他的內心滋生的是深沉的感動。
王家衛把兩個人都拍得好可愛啊
但他終究發于情止于禮。這一段關系的“錯過”,當然令人嘆息,但可愛的汪小姐,你沒有看錯阿寶——他值得只是也許不屬于你,你還有廣闊的天地可以揮灑。
汪明珠會知道阿寶對她的好吧
寶總的帥氣儒雅、有情有義、如沐春風,或讓人忽略了他在商戰中“狼性”的那一面:斗智斗勇,殺伐果決,一劍封喉。敢于在黃河路立足的李李,更多見識的是寶總的這一面,她是商人,她與這個“狼性”的阿寶亦是同類,他們的關系始于相互之間的提防、試探與競爭。
李李(辛芷蕾 飾)
但在商戰中殺出血路的,靠的絕對不只是狠,或者各種下三路的手段。高明的商人,講究的是斗而不破,是和而不同,甚至是在斗爭中求得團結與協作;固然人們常說無奸不商、無商不奸,商人逐利是本性,但做人做事留情面、留余地,這也是給自己留空間。
恰恰,阿寶與李李,都是有余地之人。飯店就是情報中心,李李給阿寶送上一件高仿的T恤,提醒阿寶正品還未上市,高仿已經出現,這或給阿寶的事業造成致命沖擊,這是李李給阿寶的一份“人情”。
在隨后的黃河路保衛戰中,阿寶也還了李李這一份人情:費了周折、更是費了“存折”(一張30萬元的欠條),幫李李挺過最大難關,讓她的至真園得以在黃河路成功立足。
阿寶與李李或許無法成為生活上的密友,但商戰中棋逢對手,互留人情,也許漸漸會多出一份惺惺相惜。
兩個人會不會發展出一些別的什么?
若從“人情”這個視角去理解,不能說劇版和小說沒有共通之處,只是劇版將人情演繹得通俗又好看,既有商戰的刀光劍影、都市的羅曼蒂克,又有上海市井的煙火氣。
在1990年代初那個充滿機遇、時代氛圍積極亢奮的上海灘,一個有情有義、一個被人情套牢的阿寶如何去闖蕩他的事業,與幾個動人的女性又各自發展出什么樣的傳奇故事?無論上海灘如何風云變幻,敲打我們心窗的仍然是那一份不了情,是這個時代里也許不會再有的那個阿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