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海召開智能工廠建設工作推進會。
1月3日,上海召開智能工廠建設工作推進會,對上海智能工廠建設成果進行重點推介,總結智能工廠建設經驗,突出建設亮點特色,提出智能工廠建設的“上海方案”。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推進會上獲悉,通過系統性推進智能制造發展,上海智能工廠建設主陣地不斷鞏固、智能制造生態朋友圈持續擴大、創新發展政策工具箱逐漸完備。2023年度上海共11家單位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33家單位62個場景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獲評工廠數和場景數均位于全國城市首位,全市國家級智能工廠和場景總數實現“雙倍增”。
其中,汽車領域21個場景入選名單,總數和入選比例(占本市34%)全國第一,上海汽車產業智能制造全場景建設成效凸顯。目前,上海已累計培育3家國家級標桿性智能工廠、19家國家級示范性智能工廠、60家單位111個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已建成智能工廠的生產效率平均提升50%,運營成本平均降低30%,帶動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3.8%,汽車等重點產業智能制造全鏈條、全場景建設成效凸顯,智能工廠建設對先進制造業的支撐能力日益增強。
據市經信委介紹,上海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輸出地和智能制造核心裝備產業集聚區,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工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全國第一。
通過智能工廠建設,智能制造技術和工藝加速突破,目前上海已牽頭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37項,實現“卡脖子”關鍵裝備、核心部件與工業軟件突破40余項,實現新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新軟件首版次超300余項,有力推動了產業鏈關鍵裝備、材料和軟件的自主可控和創新應用,有效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夯實制造業發展堅實底座。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披露了下一階段本市智能工廠建設重點工作安排。
張英說,到2025年,上海將新建設200家智能工廠、20家標桿工廠,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制造評估診斷、重點企業數字化網絡化、重點鏈主企業智能化3個全覆蓋和智能制造標準制修訂數、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應用場景推廣數、工業機器人產量、智能制造新技術突破數5個智能制造核心指標倍增。按照分級分類推動智能工廠梯度建設,今年上海將新建設70家市級智能工廠。
此外,上海通過搭建“需求發布+揭榜掛帥+產融合作”平臺,已累計為智能制造創新企業和智能工廠建設提供超500億元專項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