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沒贏過,現實沒輸過,或許說的就是豐田。
5月8日,豐田發布2023財年業績報告:
2023財年豐田集團銷量為1109萬輛,同比增長5%。期銷量增長主要集中在北美、亞洲地區。
車型上,主要是豐田、雷克薩斯等品牌。在2023財年,豐田和雷克薩斯全球銷量同比增長7.3%至1031萬輛。
汽車銷售收入45.09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1.4%;營業利潤5.353萬億日元,同比增長96.4%;凈利潤4.94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01.7%。
另外,豐田還成為第一家營業利潤超過5萬億日元的日本上市公司。
豐田贏麻了。
什么原因?主要三個:
1,產能限制解除;2023財年缺芯問題解決,豐田和雷克薩斯全球產量同比增長約9%至997萬輛。
2,新能源車型逐漸走上正軌。
豐田新能源車型在2023財年從上期的280萬輛上升至近390萬輛。其中純電車(BEV)全球銷量約為11.7萬輛,混動車(HEV)近360萬輛。
同時豐田新能源產品矩陣逐漸完善,僅在2024北京車展上,豐田就帶來兩款純電車型“bZ3C”和“鉑智3X”。
3,豐田凈利潤翻倍除了銷量大漲外,日元貶值也是一大因素。
豐田集團2023財年出口量高達208萬輛,創下2012年以來的第二高記錄。不過當期日元兌美元匯率跌至1990年以來最低點,兌全球其他貨幣的匯率也出現了大幅波動。
日元貶值讓美元計價的銷售收入兌回日元時價值上升。光是2023財年前三季度,日元的貶值就為豐田增加了27億美元的營業利潤。
也就是之前說過的,貨幣貶值是有利于出口的。
但是別高興---
豐田暫時大賺一筆,銷量大增,但2024財年營業利潤、凈利潤很可能會大幅下降。
1,不可抗因素。
2023財年豐田因日元匯率而多增加的幾十億美元利潤很難在下一財年復制。
2,豐田內部原因
大發工業的數據造假丑聞至今還在影響著豐田的品牌形象。
大發工業是豐田全資子公司,主要生產小型車,在日本小型車市場處于頭部地位,市場份額約30%。
大發工業操縱了8.8萬輛小型汽車側面碰撞安全測試數據。后據第三方委員會調查顯示,大發工業共有174項違規操作,主要集中在安全測試方面,并且涉及64款車型,包括向馬自達、斯巴魯供應的汽車。
事情曝光后,大發工業高管召開記者會并向公眾道歉,表示將停止所有汽車發貨,并召回100多萬輛汽車。
但丑聞的影響沒有因道歉與鞠躬解決,豐田前段時間股價大跌。
去年底,豐田不得已暫停多款車型出口東南亞的5個國家。同時,相關車型后續賠償和生產維修也將持續耗費豐田的精力和成本。
3,外部競爭。
豐臺外部競爭壓力猛增,毫無疑問來自中國的新能源車。
中國是豐田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但豐田因為電氣化轉型緩慢在國內銷量下跌。
豐田“讓”出去的市場基本被國產車型瓜分,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憑借著極高的性價比與更好的智能化體驗迅速搶占了市場。
豐田雖然在積極地推出新車型,但又不愿卷入激烈的市場價格競爭,豐田新能源車想在中國市場實現突圍就很難了。
2023財年豐田贏麻了既有實力原因又有運氣的成分,但接下來夠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