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插混市場展現出了比純電市場更大的市場機會。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純電動批發銷量46.2萬輛,同比增長5.7%;而真插混總體銷量25.5萬輛,同比增長103%;4月增程式批發6.9萬輛,同比增長64%。
為此,各家自主品牌都已推出當家插混技術,包括比亞迪DM-i、吉利雷神、奇瑞鯤鵬、長城檸檬DHT等。近日,上汽榮威也發布了“DMH(大美好)超級混動技術”品牌,正式加入了這場插混市場的“混戰”。
目前,DMH技術已率先搭載于榮威D7 DMH和D5X DMH,第三款搭載DMH的車型榮威iMAX8DMH,也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其中,榮威D7 DMH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超7600輛。
受“綠牌”和沒有里程焦慮的雙重因素影響,我國插混市場不斷擴容。在上汽榮威DMH技術品牌大會上,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常務副院長蘆勇表示,有數據預測,到2025年,純電和插混將出現1:1的局面,插混汽車的春天已經到來。
而且不同于中外合資車企主導的傳統燃油車市場,在插混市場領域,國產自主品牌汽車占據著國內市場的絕對優勢地位,而且其中以比亞迪為甚。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我國插混市場銷量排在前7的均為比亞迪集團旗下車型,包括秦PLUS DM-i,宋PLUS DM-i、宋Pro DM-i、漢DM-i、唐DM-i、騰勢D9 DM-i、驅逐艦05,此后吉利、長安、長城等自主品牌旗下車型也均出現在前15的榜單上;而合資品牌插混車型則排在30名開外。
“插混是中國汽車向上發展中的必經階段。”天津大學教授、“中國心”十佳發動機評委副主任姚春德公開表示,中國的市場環境和用戶需求,為車企發展插混技術提供了天然的“沃土”。美國市場習慣大排量發動機,沒有研發動力;日本市場認準發展HEV(油混)和氫能;歐洲市場由于國家小、城市街道狹窄,用戶對續航和補能的痛點不突出,缺少對插混產品的剛需。
至于國內車企的“混戰”,蘆勇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賽道足夠大,容得起中國很多企業聯手起來,技術PK特斯拉,市場共同做。上汽和比亞迪都發揮各自優勢,從技術引進、合資學習到自主創新,利用這個機會把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做起來。
中國自主品牌此前向合資車企輸出技術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純電領域,比如比亞迪和豐田、大眾和小鵬等。但如今自主品牌反向技術輸出已經擴大到插混領域。
近日,有消息稱,豐田合資公司將采用比亞迪的插混技術,并推出新車型。日前,蘆勇也稱,“未來,上汽集團的下車體平臺、插混系統、智駕智艙等技術都將會對外合作反向輸出,外供對象會有一些外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