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公司展示了它的新型外科手術機器人,正在超精密地縫合玉米粒上的一個小裂口。這是同類產品中第一臺能自動切換不同工具的機器,并已成功進行了動物手術測試。這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領域,外科醫生在直徑小于 1 毫米(0.04 英寸)的極小血管和神經上進行手術。正如您所想象的那樣,這種手術需要極其穩定的雙手,而這一領域的專家通常都是通過顯微鏡來完成他們的工作。
索尼微型手術機器人在玉米粒上進行手術
因此,它是一些機器人輔助的理想場所,直覺外科(Intuitive Surgical)、史賽克(Stryker)等公司已經有許多手術機器人投入臨床使用。我們這里說的并不是完全自主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外科醫生,我們說的是遠程操作工具,它能讓外科醫生放大視野,同時縮小手部動作。
從本質上講,這可以完全消除超級顯微外科醫生必須是天生怪胎的先決條件,即身體天賦異稟、對手部和手指的精細協調具有非凡控制力的人類。一個好的手術機器人可以讓更多的人使用更大的動作和晃動得更厲害的手來完成這種無限微小的工作。
顯微外科輔助機器人縫合玉米粒
索尼在相機和電視方面的專業技術使其在精確成像方面更勝一籌;該機器人目前還處于原型階段,是一種低延遲遠程手術設備,外科醫生使用一對擠壓敏感的筆狀控制器,通過微型立體 4K 3D 相機系統觀看真實效果。該系統將實時圖像傳輸到一對 OLED 屏幕上,這實際上就相當于一個無肩帶、安裝在桌面上的 VR 護目鏡,外科醫生將臉靠在護目鏡上。
索尼表示,它的控制裝置體積小、重量輕,可以讓外科醫生完成高精度的工作,如將針插入微小的血管,同時還能處理較大的動作,如拉線,而無需改變比例。
筆式手控裝置可操作機器人關節中平滑、低摩擦的致動器
就像手術助手需要隨時待命并將工具遞給外科醫生一樣,這種機器人也具有在幾種器械之間自動切換的獨特能力。只要提出要求,它就會迅速將指定的手臂移回到一個小盒子里,然后切換工具,在 10 秒鐘內返回手術現場,從而將對工作的干擾降到最低。
外科醫生 - 至少是索尼營銷材料中引用的那些外科醫生--似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原久子醫生在下面的視頻中說:"我能夠像操作普通手術一樣操作這個機器人的鑷子和剪刀。"
三原誠博士說:"遠程操作如果出現延遲,或者機器人的動作與我的手部動作不同,都會給人留下負面印象。然而,這個機器人卻能按照我的意愿移動。感覺就像我和機器人之間的同化,機器人的動作就像我自己的指尖......我覺得這個機器人能力很強。我覺得這個機器人能力很強"。
該原型機在芬盧爾的阿奇醫科大學(AMU)進行了測試,展示了其向非超人開放超級顯微外科的能力。醫生和"非顯微外科專業醫務人員"都能在直徑約 0.6 毫米(0.02 英寸)的動物血管上進行吻合術--在兩根管子之間建立外科連接。
AMU教授內藤宗和(Munekazu Naito)說:"即使是技術嫻熟的醫生,也需要經過數月至數年的大量培訓才能掌握這項技術。在這項合作研究中,對索尼的手術輔助機器人技術進行了測試,以評估其提高顯微外科新手技能的能力。結果表明,該技術對缺乏經驗的醫生的動作控制能力極強,使他們能夠像經驗豐富的專家一樣熟練地完成復雜而精細的任務。"
索尼表示,它將繼續開展研發工作,改進機器并驗證其有效性,最終希望"通過提供機器人技術為醫學進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