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巨大的商業化版圖面前,單純提前一天發布GPT-4o,似乎并沒有給OpenAI帶來足夠的優勢。
在2024 Google I/O大會上,Google展示了一系列AI技術突破,包括AI生成視頻、AI驅動的Workspace自動化工具,以及產品效果直逼GPT-4o的語音助手。眾多AI產品的發布,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狼群效應”,正幫助Google扭轉被動追趕的局面。
另外,Gemini的多模態能力、Android 15的AI增強,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顯著增強了谷歌生態系統的粘性。相比之下,OpenAI可能技術上領先一步,但在應用廣度上顯得相對單一。
如今,Google 帶著“巨頭范兒”的反擊越來越犀利,而對于 GPT-5 的發布時間仍持謹慎態度的 Sam Altman 而言,壓力變得越來越大。
巨頭反擊教材第一章:放大優勢
巨型企業的戰略布局,往往建立在持續加強優勢業務的前提下。而Google 起家于搜索,長于Workspace等一系列辦公套件服務,而這也成了2024年Google I/O大會發布的重點。
完善的 AI 搜索能力,是業內翹首以盼的。Google本次發布的 AI Overview,在多模態的問題上做足了文章——
比如“Ask with video”,利用Gemini的多模態能力與Google Lens相結合,可以實現視頻搜索,只要錄制一段視頻,就能知道用戶使用唱片機,甚至維修照相機;Google Photos中還推出了新的AI功能“Ask Photos”,可以通過簡單的提問在大量照片中找出“孩子多年來學習游泳的歷程”。
Google還展示了一款名為Project Astra的多模式AI助手,可以觀看并理解通過設備攝像頭看到的內容,記住用戶的東西在哪里,幫用戶在現實世界“搜索“物品,或是完成其他任務。
Google 版 AI 搜索的輸出結果不再是網址的羅列,而是一個全新的整合頁面——它更像一份針對用戶提問而形成的報告,不僅包括對問題本身的回答,也包括對用戶可能忽略問題的猜測和補充,在產品形式上,也算做到了圖文并茂。
國內某大廠同樣推出了 AI 搜索功能,但只是在傳統搜索頁面上,利用占網頁五分之一左右的空間,植入生成式 AI 的輸出結果,且只能針對特定問題觸發。整體完成度較低,因而也沒有做太高調地發布和宣傳。
兩相比較之下,Google 此次對于 AI 搜索的革新可見一斑。在有限的搜索引擎市場里,這奠定了全新的標準。而對于模式已經固化多年的搜索廣告而言,也更有想象空間。
Google 不是在發布某一項大模型能力,而是在試圖重新占領用戶心智。當下,Google 的搜索里面是“Ask,Not Search”,多模態的交互方式,只是在用戶層面進一步完善圍繞 “Ask” 建立的產品概念。
搜索的改造僅僅是個開始,Google希望搜索能成為激發用戶AI需求的超級入口,即使用戶不知道具體該問什么,Google也可以給出推薦,幫用戶腦暴。這時,搜索界面會進一步變化,變成信息流的形式,每個卡片都可以進一步操作。
在搜索之外,Google的另一個優勢領域是Workspace。Google為Workspace發布了一款與國內火爆的“數字員工”非常相似的產品——AI Teammate。
首先,Gemini 1.5 Pro即將被植入Workspace的文檔、表格、幻燈片、云端硬盤和 Gmail 的側邊欄中,涵蓋企業日常運營的各個方面。Gemini 可以幫用戶查找具體的業務信息而不是通用信息;直接從電子郵件中檢索相關的PDF文件;整理和管理電子郵件中的收據,并進行歸檔,或者從收據中提取信息并添加到表格中。
Gmail App中加入Gemini后,還可以提供了更加詳細和上下文相關的回復建議,還能夠為用戶提供電子郵件的摘要。
同時,Google還將 Gemini與Google生態的日歷、任務、Keep集成,使其 AI 產品成為一個全面的數字助理。Google還在Gemini 執行任務前設置了檢查機制,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而Google助力相比其他智能助手最大的優勢就在于Gemini與Google原生產品的無縫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