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消息 據多家媒體報道,由于銷量低迷,老牌合資車企廣汽本田將開啟超千人規模的裁員,本月已經開始在其生產員工中征集自愿離職人員,目前已有約1700人應征,占到公司總人數的14%。
有媒體向廣汽本田方面進行了求證,對方并未否認,表示征集剛剛啟動,員工可按照意愿自主提出離職,廣汽本田會依法依規對員工進行補償,不過具體的補償方案還沒有確定。
廣汽本田方面還表示,本次到期勞務合同不續約和自愿協商解除勞務合同的規劃,目的是加速廣汽本田進行新能源戰略轉型,生產計劃也會隨著生產隊伍的調整而進行調整,但具體的調整方案還沒有明確。
相關信息顯示,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1998年7月1日成立,由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和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按50:40:10的股比共同投資建設和經營,合資年限為30年。
數據顯示,廣汽本田2020年取得80萬輛年銷量之后,進入了下滑通道。2021年微跌至78.03萬輛,2022年進一步下滑至72.07萬輛,2023年僅64萬多輛。今年1-4月,廣汽本田累計銷量僅14.18萬輛,同比下滑19.01%。其中4月銷量為33510輛,同比下滑44.61%,旗下車型中僅雅閣月銷量破萬。
廣汽本田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并不令人意外,其主力車型競爭力越來越低,被其他競爭對手取代是遲早的事情。比如曾經月銷量破萬輛的飛度,今年1-4月一共才賣出了7530輛,平均每月還不到1900輛。而其競品車型比亞迪海鷗4月銷量達28797輛,另一競品車型五菱繽果4月也賣出了11749輛。
廣汽本田萎靡的銷量表現直接拖累了本田中國的銷量。數據顯示,本田在華銷量已經連續三年出現下滑,由2021年的156.15萬輛下滑至2023年的123.42萬輛,而且今年前四個月仍在下滑。雖然東風本田今年1-4月銷量達到138867輛,同比增長1.5%,但微弱的漲幅不足以抵消廣汽本田的跌幅。
令人不解的是,廣汽本田銷售終端的優惠力度并不小,比如飛度優惠2萬元,型格優惠4.7萬元,雅閣優惠5.3萬元,皓影優惠4.5萬元,但終端價格大幅下降并沒有明顯刺激銷量增長。這說明不少消費者已經把廣汽本田從購車備選品牌中剔除,降價只對本來就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起作用,不感興趣的消費者再優惠也不會多看一眼。
于是一個尷尬的問題擺在了廣汽本田乃至整個本田中國面前:銷量下滑不是價格問題,而是產品力和價值問題。由于銷量持續下滑,本田計劃將今年中國市場的銷量目標降低13%至106萬輛,相比2023年銷量少了14.1%。
調低銷量目標的同時,本田也在加速新能源戰略轉型。4月份,本田中國發布了全新的新能源品牌“燁”,首款車型2024年底推出,廣汽本田的版本起名“燁P7”,東風本田的版本起名“燁S7”。月初的北京車展上,本田更是宣布到2035年,在華銷售車型中純電動車占比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