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雜劇《漢宮秋》是馬致遠的代表劇目,以“昭君出塞”為故事脈絡,將昭君懷抱琵琶、遠走大漠的藝術形象深深烙印在歷史文脈中,成為古典悲劇的經典之作。在元雜劇的基礎上,北方昆曲劇院重新創排了大型原創昆劇《漢宮秋》,1月10日至11日將在天橋劇場正式首演。
原創昆劇《漢宮秋》由王馗擔任劇本改編,徐春蘭執導,計鎮華擔任藝術指導,孫建安擔任唱腔設計,王嘯冰擔任音樂作曲配器,舞美設計劉杏林、燈光設計胡耀輝、服裝造型設計藍玲等藝術家共同集結一支極具實力的主創團隊。
“原創昆劇《漢宮秋》秉承尊重史實的創作理念,回歸漢強匈弱的真實歷史背景,對思想主題進行了重新確立。”北方昆曲劇院黨總支書記孫明磊、院長楊鳳一表示,“它不再局限于帝妃之戀,而是從歷史和當代的角度出發,聚焦漢匈對峙的百年戰爭結束后帝王和百姓的悲壯故事,以展現鑄入靈魂、融入血脈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馬致遠創作的《漢宮秋》是中國古典戲曲的名作,是抒情劇詩的代表,也是昭君故事經典化的淵藪。”編劇王馗說,“今天的改編,我們保留了雜劇原作的抒情立場,依托著漢王朝百年抗擊匈奴的歷史真實,通過漢元帝在禮送昭君出塞時細膩的心靈悸動,表達對普通人付出、犧牲的尊重和慰藉。用600年的昆曲重新演繹700年的故事,是一次致敬經典的文化發現。”
據悉,本版《漢宮秋》將由袁國良、張媛媛主演。在結束天橋劇場的演出后,2月24日至25日,3月9日至10日,《漢宮秋》將繼續在在梅蘭芳大劇院進行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