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產業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新財年聯想對恢復(營收)兩位數增長充滿信心。”
5月23日,談及聯想今年的業績表現,該公司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給出了上述頗為自信的判斷。
同日,聯想發布了一份核心數據有下降但主基調為“回暖”的財報。其2023財年營收實現4074億元,同比下降8%,凈利潤為72.32億元,同比下降37%。
營收與利潤的下滑,主要受到去年上半年業績表現的拖累。最直接的原因在于PC市場持續清庫存,以及需求轉向人工智能導致的短期供應中斷。反映在具體業務數字上,其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全年銷售額同比下降10%,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ISG)收入全年同比下降9%。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聯想的業務呈現觸底反彈態勢。在第四財季,該公司營收為994億元,同比增長近10%,凈利潤更是直接翻倍,同比增長118%達到17.8億元。
AI PC則是聯想寄予厚望的最新增長點。在近期,其與英偉達、AMD和微軟等公司達成了大量產品與業務合作,幾家公司在共同推高AI PC概念。
楊元慶甚至對界面新聞表示,“傳統競爭對手完全沒有聯想這樣的AI PC產品。”他認為在該領域,聯想的份額會繼續提升,并高于傳統PC市場的份額。
業績發布后,他還在一封內部信中對員工稱,聯想已經安全度過了行業下行周期,目標是在人工智能時代成為領先者。
一切圍繞AI展開
在2023/2024財年,IDG全年營收3195億元,全球市場份額同比增長50個基點,PC、平板和智能手機業務都在下半財年恢復增長。
而在第四財季,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8%,其中PC業務增速高于市場平均增速6%,在全球五大市場中的四個位居第一,北美市場份額也創下新高。
聯想認為新財年PC業務有望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其不僅在國內,也在海外市場推出了AI PC新品,并搭載了迄今為止最快的AI NPU(45 TOPS)。
楊元慶告訴界面新聞,聯想很早就開始做AI PC,積累了不少自主知識產權。按照他的標準,市面上很多PC產品只是加入了NPU就稱自己為AI PC,但并不能算真正的AI PC。要駕馭異構計算的技術,并且運行本地大模型,并非加一個NPU這么簡單。
目前聯想的新業務基本都圍繞AI展開,預計AI PC的增長也會驅動PC市場平均售價提升,從而推動IT市場今年繼續增長。
PC業務之外,該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也有所提升,在整個財年的激活量同比增加12%,并且在亞太和EMEA(歐洲、非洲和中東)市場營收分別增長88%和40%。
聯想方面表示,其將逐步從AI PC擴展到AI手機和AI平板等多種智能終端設備,不同設備間可相互協作。
非PC業務營收占比創紀錄
在上個季度的財報溝通會上,楊元慶曾放話稱,所有主營業務都有希望恢復年比年增長。
從第四財季的實際表現看,ISG和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都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帶動聯想非PC業務營收占比達到45%,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SSG連續第三年實現雙位數營收增長,年度營收同比增長12%,主要是由于個人電腦的支持服務(Premier Support以及Sustainability產品)滲透率創歷史新高,以及混合云、數字化辦公空間方案等業務的高速增長。
去年SSG還取得了21%的運營利潤率,居聯想所有業務集團之首。SSG的高盈利能力,也直接拉動了整個聯想的利潤率表現,并被定義為該公司新的增長引擎。
“2024/2025財年我們也有信心保持兩位數增長。”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SSG總裁黃建恒對界面新聞表示,有八成客戶認為AI對自身業務有切實提升,這也是支撐SSG繼續增長的最大動力。
據黃建恒介紹,SSG正在開發人工智能原生或嵌入的解決方案與服務。從三季度開始,SSG在全球范圍內成立了專門的AI服務團隊,包括很多咨詢專家和數據科學家,幫助企業使用AI解決方案。
在ISG方面,重點在于開發具備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品組合。去年整個行業的需求向人工智能轉移,也讓ISG的表現承壓,全年營收同比下降9%。
聯想方面對此解釋稱,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全球IT預算的變化造成了基礎設施投資的差異,人工智能圖形處理器供應短缺造成非AI設備的支出減弱,直接影響了在ISG占有相當份額的通用計算服務器的銷售表現。
不過在第四財季,ISG恢復了增長勢頭,營收同比增速為15.1%,銷售額創造了歷史同期的最高紀錄。主要原因是來自云客戶的需求高于聯想此前的預期,以及云廠商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不斷增長。
目前ISG的主要問題是盈利能力有所欠缺,去年虧損2.48億美元,主要是由于開發新項目的投資增加,以及舊項目的升級速度慢于預期。
不過,聯想管理層表示,已經啟動了一項恢復ISG盈利能力的計劃,將逐步改善該業務板塊的利潤表現。
該公司還在持續改善現金流狀況,將現金周轉期縮短至負四天,同時提升研發投入,全年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占總收入的3.6%)和研發人員總數都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