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4月,上汽大眾整體銷量達9.2萬輛,同比增長4.2%。在此基礎上,今年1-4月,上汽大眾交出了34萬輛的銷售成績單,同比上升8.1%,上汽奧迪銷量破萬,同比增長177.5%。
強勢銷量的表現,不僅證明上汽大眾在日益內卷的中國市場下,擁有充足的競爭力守住基本盤,同時也展現出上汽大眾在提速加碼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步調下,持續領跑合資陣營的出眾實力。
![油電并行!上汽大眾1-4月領跑合資速度 油電雙增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4/105F160240.png)
作為中德雙方最早在華建立合作的合資品牌之一,2024年,上汽大眾已經迎來40周年誕辰。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它能夠長期保持自身的發展,并在中國市場電動化轉型的大趨勢下持續領跑合資速度,則得益于其早早打響“油電同進”與“油電同智”的第一槍。
油電同進,將選擇權交給用戶
從乘聯會統計數據來看,今年4月,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來到43.7%,盡管增速明顯,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偏向于大眾需求的10萬-30萬元級主銷市場,燃油車仍是消費者最主要的選擇。對于上汽大眾而言,“全面電動”是其面向減碳背景下對于長期主義的堅守與高度技術投入的探索,而“油電同進”則是其基于實際市場需求的運行策略。上汽大眾始終基于客戶需求,以覆蓋燃油、純電、混合動力三線并進的多驅動方式,以及覆蓋不同細分市場的多元化產品矩陣,為中國客戶的可持續出行提供豐富選擇。
![油電并行!上汽大眾1-4月領跑合資速度 油電雙增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4/105F3D071.png)
朗逸、帕薩特、途觀、途昂等都是燃油車領域明星產品,不僅證明了用戶對于上汽大眾燃油車的認可,同時也代表著上汽大眾長期以來在燃油車領域塑造的良好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當然,上汽大眾并未躺在過往的“功勞簿”上,面向中國市場的智能化變革,上汽大眾也快速對旗下的燃油車矩陣進行著智能化補強。
![油電并行!上汽大眾1-4月領跑合資速度 油電雙增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4/105FH1642.jpg)
在剛過去不久的北京國際車展上,上汽大眾帶來了全面進階后的途觀L Pro。該車型搭載了上汽大眾與大疆車載聯合開發的IQ.Pilot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帶給用戶更適合中國路況的高階智駕輔助。車輛還搭載同級獨有的IQ. Light高分辨率智慧投影大燈、6屏交互科技感十足的數字化座艙。其帶來的熱度,推動了途觀家族4月銷量突破1.6萬輛。
![油電并行!上汽大眾1-4月領跑合資速度 油電雙增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4/105FJ5213.jpg)
在B級車市場中,2024款帕薩特出眾版的起售價僅為18.83萬元,全線搭載380TSI高功率發動機,以“高性能+高智能”刷新B級車品質標桿,為用戶打造合資B級車性價比之王的超值體驗。今年4月,帕薩特銷量達到1.9萬輛,同比增長22.1%。
“價值戰”才是王道
當然,上汽大眾在市場中的出眾表現,絕不僅限于產品線的全面與完善。盡管新能源對于中國車市的沖擊巨大,但如何在此前提下,打好“價值戰”而非一味地追求“價格戰”,更是上汽大眾長期思考的問題。
如今,電動車市場熱火朝天的背后,是新能源車企虧錢的常態化,而日趨激烈的“價格戰”,更是令不少車企選擇了破釜沉舟進行跟進。但是,行業之中也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越來越多的企業認為純粹以降價來挽救銷量的做法,大多時候都是“飲鴆止渴”,無助于行業健康和用戶的長期利益。簡單粗暴跟風盲從的“價格戰”帶來的結果往往是老?戶被割?菜、品牌受損、經銷商倒閉。這樣的“廝殺”背后,沒有贏家。
面向于此,上汽大眾并不提倡盲目卷入“價格戰”之中,而希望可以跳出原有戰場,打造新的“價值戰”商業邏輯。
![油電并行!上汽大眾1-4月領跑合資速度 油電雙增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4/105FK5514.jpg)
以ID.系列為例,今年以來,ID.3全面更新了購車金融政策:3月初推出了“1.99萬起零壓首付、1399元起貼地月供、3年至高6折保值回購”的金融政策;三周后,再推招商銀行專享金融方案,追加“用車3年后尾款再減8000元+”的感恩回饋禮,助力用戶將純電優選輕松開回家。
![油電并行!上汽大眾1-4月領跑合資速度 油電雙增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4/105FG5N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