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周四港股盤后,小米集團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的一季度業績。
財報顯示,小米集團第一季度營收75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超出市場預估735.4億。經營利潤為36.83億元,同比減少37.6%,市場預估為50.7億元。
經調整凈利潤65億元,同比增長100.8%,市場預計為51.3億元,其中包括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23億元。整體毛利率也有所提升,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至22.3%。
備受關注的汽車業務方面,截至2024年4月30日,小米SU7系列的累計鎖單量已經達到了88063輛,而截至2024年5月15日,該系列的累計交付新車數量已經達到了10000輛。
在小米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中,小米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要確保2024全年交付量達到10萬臺,沖刺12萬輛交付目標。
智能手機業務持續回暖
財報顯示,核心的智能手機業務持續回暖,一季度營收465億元,同比增長32.9%,也超出市場預期的735.4億,連續3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
該業務一季度毛利率14.8%,去年同期為11.2%,主要是由于產品結構改善,以及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所致。
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060萬臺,同比增長33.7%,大幅超出全球市場的平均增幅9.8%。據Canalys數據,小米本季度出貨量排名前三,市占率為13.8%,連續第15個季度排名穩居全球前三。
不過,智能手機的平均銷售單價(ASP)同比微幅下滑,由去年一季度每部人民幣1151.6元輕微減少0.6%至每部1144.7元。小米表示,這是由于ASP較低的境外市場收入占比增加。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超預期 全球MIUI月活用戶6.58億
財報顯示,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收入204億元,同比增加21.0%,好于市場預期的196.6億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5.7%增加至19.9%,創歷史新高
小米表示,主要是由于平板、智能大家電及可穿戴產品收入及毛利率增加。
具體來看,平板收入同比增加70.5%,平板全球出貨量同比增加92.6%;智能大家電收入同比增加46.0%,主要是由于中國大陸的空調、冰箱及洗衣機出貨量增加;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收入同比保持穩定。
小米可穿戴設備實現突破,據Canalys數據,小米Q1 TWS耳機出貨量在中國大陸市場榮獲第一,在全球市場首次超過三星,排名升至第二。
此外,互聯網服務分部收入80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的77億元,其中廣告業務收入增加被部分被游戲業務收入減少抵銷。
月活用戶方面,小米2024年3月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到6.58億,同比增長10.6%。截至一季度,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數增至7.9億,同比增長27.2%。
小米全年沖刺12萬交付目標
Xiaomi SU7系列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截至2024年4月30日,Xiaomi SU7系列 累計鎖單量達到88063輛。截至2024年5月15日,累計交付新車達到10000輛。
小米目標是,6月Xiaomi SU7系列單月新車交付量超過1萬輛,2024全年新車交付目標將沖刺12萬輛。此前小米方面披露的SU7交付目標為超過10萬輛。
在智能座艙方面,Xiaomi SU7系列 內置小米澎湃OS,實現流暢的車機和手機跨端互聯、車機和米家智能設備互聯。同時,Xiaomi SU7系列 搭載了人工智能助理“小愛同學”,五音區語音交互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此外,Xiaomi SU7系列 的中控臺等支持多設備拓展,可打造豐富的智能生態。
在銷售服務網絡建設方面,小米計劃,到2024年年底,小米汽車的銷售服務網絡將達到219家銷售門店,覆蓋46個城市;143家服務中心,覆蓋86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