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功夫,唯快不破”,但“十個事故九個快”,資本泡沫時代過去了,融資和估值都只是賬面暫時的,流水屬于平臺的,只有利潤是自己的。企業存在的價值在于持續創造商業利潤,而不是創造賬面估值。正如我常說的一句話:“長得快不如活得久”!
2022年12月疫情政策調整后,大水漫灌,沒有引來房地產和股市大反彈。中概股悲劇,中國故事到中國事故。
2023年在負財富效應下,主流消費依然謹慎,但也不是沒有亮點,服務業大反彈。
2023年拼多多市值超過阿里,2023年SHEIN即將赴美IPO,中國企業的本土故事結束,未來屬于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的故事。
值此2024新年之際,我為大家做一場電商消費互聯網從業者必聽的年度總結報告,希望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身業務,更好地做企業決策。
![李成東電商年度演講:為廣大電商、消費創業者總結2023,決策2024](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115/11410153S0.png)
思考一:要不要做出海業務?
拼多多的經驗告訴我們,市場上還有兩塊巨大蛋糕:一個是國內下沉市場,一個是廣大的海外市場。如何判斷自己要不要做出海業務,以及自身業務出海有沒有機會,需要結合自身賽道和用戶規模來判斷,還要對出海國家的文化、法律、未來商業環境、市場增量有一定的判斷。第三屆李成東電商年度演講,東哥會告訴你如何抓住這兩塊蛋糕。
思考二:保規模還是保利潤?
美國紅杉樹,在雨季會長得快一點,干旱季節長得慢一些。企業也是一樣的,保規模,需要在非常困難的融資環境下面有融資能力。保利潤,感覺企業活得更久,但是規模沒了。如何兩全呢?作為企業決策者應該怎么辦?東哥大會上會深入剖析。另外,晚宴還會請頂級投資人朋友分享,未來什么樣的項目能夠拿到錢。
思考三:要不要追求高增長?
從財報上面看,頭部企業利潤非常好。那2024年,我們要不要擴大規模,保持高速增長?還是退守城池,繼續求穩為主?東哥最近幾年投資的一些企業,規模和利潤都保持高速增長。那如何判斷自身企業2024年的經營節奏呢?東哥大會上會幫你找到答案。
思考四:優化老品還是換新品?
品類是創業者最重要的一個選擇點,找到足夠大的一個點,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品類,只要能占據第一名,也有機會把生意做得很大。正所謂“入窄門,成大業!”創業者必須要做一個判斷,到底有沒有選對品類?如果選對了,那就要持續優化老品,優化營銷,優化渠道。如果沒有選對,那就要換新品。一個好品類都有哪些指標?東哥年度演講會在下半場,通過消費品牌案例,幫助大家搞清楚。
思考五:外包還是招新人?
中國的消費品牌發展這幾年相當迅速,但品牌人才非常稀缺。所謂的高手,到底都在哪里?沒有靠譜人,業務到底怎么做?是要找到專業服務公司外包出去嗎?企業如何處理組織管理的問題,東哥年度演講晚宴,我們也會請資歷非常深的人力資源朋友給會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