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才“放出來”不久的1688,就已經明顯有些“收不住”了。
2024年的開工第一周,1688的平臺交易額就不可思議地實現翻倍增長。其中,今年1月份第一周的日均GMV同比增長高達71%!注意,不是7%,是71%!
放眼整個電商行業,很久沒有見到過這么瘋狂的增長了。
1月8日,1688更是在GMV上突破歷史新高;同時,1688的客單價也創下今年以來的首個小高峰。
1688活泛起來了,意味著什么?
作為曾經的國內最大線上交易撮合平臺,1688每年線上GMV近1萬億元,加上線下私域定制2萬億元,總GMV為3萬億。
作為一個3萬億體量的平臺,在整個電商行業是什么份量?
如果單純按交易排名來看,現在的1688,可以排到第5名,排在它前面的分別是淘寶、天貓、拼多多和抖音,作為電商巨頭的京東甚至直接被“秒”了!
當然,從交易額的維度衡量1688,是有點欺負人了。1688的最大價值,還是產業帶。
本來,1688可以作為淘寶、天貓“背后的那個人”,波瀾不驚地陪著小弟弟們一起走過漫長的歲月。
但是近年來,隨著消費分級的出現,以白牌起家的拼多多發展勢頭勇猛,一路不斷地攻城回略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威脅到阿里巴巴的電商基本盤了。
而拼多多賴以發家的眾多白牌商家,正是1688的最大財富。
于是我們看到,在去年阿里巴巴迎來史上最大的“一拆六”組織變革后,1688越來越強烈地從幕后走到了臺前。
去年11月,新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發布阿里巴巴新戰略時,當時圈定的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中,1688排在首位。
在阿里巴巴公司的洗手間,以1688為代表的“阿里四小龍”的介紹也貼在了蹲位前方的隔板上,一抬眼就可以看得到。
這也意味著,集團放權后,2024年,1688可以展開手腳,盡情高飛了。
改變路線,親自下場做拼多多?
1688下場后,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假想敵。畢竟,優秀的對手是自己成功的推動力。
找到假想敵前,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
說起來,萬變不離其綜。如今的1688,雖然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創新業務,但是其基本盤是不會變的,那就是實力雄厚的B2B業務。
而在成為創新項目后,1688的版圖進一步拓展成為B端供應鏈業務、消費者業務和跨境交易服務三個維度。
消費者業務,狹義地說,國內消費者業務上,1688就有很多假想敵。
比如說,貨源上同樣依靠國內白牌,但是在中國賣得不要不要的山姆。在1688內部,甚至都喊出了1688要成為“山姆平替”的口號。
剛掉了國內的山姆,1688的價值自然會得到體現。
但是,如果1688只盯著一個國內的山姆,很可能會因小失大。
從整個淘天集團的戰略方向上看,阻擊拼多多,才是整個集團當前最大的任務!
很顯然,堪擔此任的,沒有別人,最適合的人選就是1688。畢竟從電商交易額上來看,1688和拼多多目前是最接近的。
這也意味著,1688的國內消費業務的角色定位,也要發生相應的改變。
此前,1688的貨源,是支撐著小紅書、抖音等渠道的進貨來源,通過批發起量的方式,1688將平臺的貨品大量發放給平臺和企業,不俗的成交量為1688創造出不錯的利潤。
在此時,1688的重心,顯然更偏B端的批發業務。
而近年來,很多人也都發現了,1688的平臺定位已經有些不同了。
比如說,隨著“一件混批”業務的放開,越來越多的C端消費者進入1688,其中很多人都是年輕人。
數據顯示,1688的買家人群主要來自一二線城市,年齡以25-35歲之間的年輕消費者為主。對這些消費者而言,價格是一方面,產品設計、品質,情緒價值等,同樣非常重要。
上1688淘寶,成為這些年輕人新的生活方式。
其實,這樣的情況,此前的日本也有過,優衣庫和無印良品的風行,就是例證。
好巧不巧,1688的供給就剛好“踩”中了年輕人的消費新需求,吸引了大批年輕消費者進入平臺。
正是這些年輕消費者的進入,他們以自己的渠道和方式,表達了對1688平臺上商品的愛與憎,說出了自己在平臺購物時的真實體驗,吸引著更多消費者源源不斷地“遠征”到1688。
數據顯示,近年來,1688平臺上的用戶規模整體上呈現出增長的態勢,平臺上的用戶表現也非常活躍。
所有這些,都讓1688的下一步“變革”更有底氣。
就在不久前,1688發布公告:為了為了提升平臺買家高頻次小單采購的消費需求,平臺將會在2024年2月2日起,對全品類發布商品的起批量要求進行調整,由發布商品的起批量要求≥2調整為發布商品的起批量要求≥1。
這無疑是為承接更多的C端流量而做出的進一步調整。
從趨勢上看,隨著C端用戶的不斷拓展,1688再造一個拼多多,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作為一個開放性的業務,國內市場,還不是1688唯一拿得出手的東西。
比如說,在跨境業務上,1688同樣具備了很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