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的時候,一般喜歡做些什么?”
“看看直播、刷刷視頻”可能是很多人的答案。
無論是通勤路上,還是宅在家里,人們隨時打開手機,就可以“云游”祖國各地的美麗風光,戈壁荒漠、雪域高原,花海峽谷,盡收眼底;也可以快速接觸到歷史、文學、科技等各領域的專業知識,不知不覺中就打開了知識的新大門;還可以見證人間百態,看到之前不曾想象到或者不曾經歷的無數種生活等,對世界有了更多了解。
在這其中,創作者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持續輸出豐富、優質內容,深受大家的喜愛,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有人被種草了新的生活方式,有人找到了精神共鳴,有人學會了愛自己,有人獲得了前進的力量,甚至有人擁有了比現實生活“更親密的朋友”。
小眾愛好找到互聯網“知己”
晚上七八點,是董宇輝開播的時間,也剛好是安妮的開會時間。她回國3年半了,在外企工作,每天倒著時差上班。開會前,經常有1-2小時的空檔。這時,她會習慣打開董宇輝的直播間,一邊聽一邊等地球另一邊的同事上班。
安妮覺得,董宇輝身上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他不張揚,不耗能,安安靜靜地把知識和關于遠方的向往傳遞給她,讓夜晚的打工時間不再那么難熬。
“遙遠的北境,人跡罕至之處,原始森林群山起伏的地方,有一群人,他們以養馴鹿而生,馴鹿逐苔蘚而棲,月光下人們圍著篝火起舞,他們伴隨著這各種聲音,仿若世間神靈。”又一個夜晚,安妮被董宇輝描述的美好畫面戳中,下單了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是她之前不會看的書籍類型。
然而,這卻是她認為那段時間里,讀過的中文文學類書中最好、也最讓她舒服的一本。安妮有讀紙質書的習慣,出行途中,總會隨身帶上一本,但多是科幻、人物傳記或專業書。這次,安妮跟隨《額爾古納河右岸》作者的筆觸,踏入大興安嶺那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身臨其境般感受向往已久的自然風光,感到身心舒緩。
除了被種草更多類型的書籍之外,安妮還被董宇輝安利了很多寶藏“旅行地”。回國后,安妮一直惦記著去國內各地游玩,還把想去的地方列了個清單,等有時間了再去挨個“打卡”。她喜歡中原文化,一直想去河南看看,嘗嘗胡辣湯的味道,甚至還約好友住進戲劇城里,刷完所有戲劇。為此,她關注了河南文旅相關的公眾號和抖音賬號,為河南之行做準備。
令安妮驚喜的是,前段時間董宇輝團隊開啟河南之行專場。從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到殷墟遺址、清明上河園,董宇輝腳步匆匆,生動展示當地的歷史文化底蘊,引經據典地介紹河南特色產品,完美契合著安妮的興趣點。她喜歡詩詞、建筑,但現實生活中能夠交流這些話題的朋友并不多。對于她來說,董宇輝就像是電子屏幕另一端志同道合的“朋友”,總能在某些時刻產生共鳴。
在不善于表達感情的家庭里,直播間還成了拉近家人關系的催化劑。一個偶然的機會,安妮把與輝同行推薦給了母親,沒想到董宇輝農村出身一路踏實打拼的經歷和出口成章的才華讓母親很欣賞他,經常反向向自己安利他,甚至成了比安妮更資深的用戶。對于社交圈比較窄的媽媽來說,看董宇輝直播不僅是娛樂的新方式,也是了解外部的一個特別好的契機。
如今,安妮經常和媽媽一起看董宇輝的直播,母女之間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建立起“特殊”的默契——她負責買書,媽媽負責下單生活用品。跳出生活的瑣碎后,安妮發現自己的媽媽原來也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