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過幾萬公里的中國高鐵,也坐了幾千公里的日本新干線(高鐵),談談中日兩國高鐵的優缺點。
先說新干線的主要缺點:
穩定度:
新干線的車廂明顯更晃一些,別說硬幣不能立,有時候,連礦泉水瓶倒立都很困難。
隔音性:
新干線風噪和路噪大很多(APP實測,約77 分貝)。
速度:
目前,日本新干線僅在一小段區間內,可以達到最高速320公里/小時,其他線路的最高速度則為280公里/小時或260公里/小時。中國高鐵時速普遍為在350~300之間,低于時速300公里的,被我們歸為動車,價格便宜三分之一,相當于日本的在來線。
日本新干線車站
價格:
以東海道新干線,東京到大阪為例,全程528公里,二等車票1.4萬日元(650人民幣),大約1.25人民幣/公里。
京滬高鐵總里程1302公里,二等車票553,平均0.42人民幣/每公里。
東海道平均每公里票價是京滬高鐵的3倍。考慮到日元劇烈貶值,東海道沿線人均GDP最多也就是京滬沿線的2倍。
所以,日本人也不見得就能消費得起新干線,東京大阪之間,區區500公里,還有很多廉價航空存在。日本樂桃航空京阪線的價格經常低于300人民幣,是新干線價格的一半。但來往機場,不僅浪費時間,還需要額外的交通費。總的來說,坐飛機也沒便宜多少,可見,日本人為了省錢,也是拼了。
從穩定度、隔音性、速度、價格,等方面來看,新干線幾乎完敗于中國高鐵。
其余的一些缺點:
新干線列車員不會檢查放在頂部的行李,不少行李放放置不規范,感覺會有掉下來的風險,讓人心慌。
很多人上車后,會把鞋給脫了,雖然味道不重,但還是有點反感。
電源設計在車廂上,而不是座位底下,靠過道的充電不方便。
車票沒有無紙化,基本都是買實體票進站。甚至連日本新干線出售的JR pass,都沒有電子存檔,前段時間,我丟了一個全日本Pass紙質票,相當于丟了三千多人民幣。日本車站的各種設備,仿佛都是來自上個世紀的文物,久違的實體鍵讓人不知所措。總之,信息化這一塊,日本實在太落后!!
日本車站售票機
再說新干線的3個主要優點
第一,便當好吃
日本火車便當非常好吃,各種口味,一應俱全,而且價格實惠。日本鐵路便當,各種業態充分競爭,有在月臺賣便當的私人小店,一問還是家族企業,已經傳承幾代人。也有四處游走的個體戶,一不小心做成網紅。也有列車上販賣的鐵路便當,價格和普通商店幾乎一樣。
至于中國火車盒飯,叫我怎么說呢?可以說臟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