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從藍海到紅海再到血海,小鵬是經過磨練的。
現在賣得好的,不代表能力強,汽車行業是個長線的競爭,而不是短期一兩個月的銷量。
——小鵬汽車董事長 CEO 何小鵬
5月20日小鵬汽車520 AI DAY上,何小鵬直接用“血海”來形容,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
從年初至今,小鵬美股跌幅為40%,理想汽車下滑44%,蔚來下跌42%。
造車新勢力御三家蔚小理,真的是難兄難弟了。
在一片血海中,誰能搶到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的船票呢?
小鵬汽車還沒拿到,但何小鵬已經找到了鑰匙——存放著船票保險柜的鑰匙。
科技每日推送受邀,與小鵬汽車董事長CEO 何小鵬、小鵬汽車自動駕駛中心負責人李力耘,近距離聊了下血海、船票,還有智駕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
![小鵬汽車,進入“血海”!國內沒有一家車企,拿到了船票](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8/22010113L0.jpg)
![小鵬汽車,進入“血海”!國內沒有一家車企,拿到了船票](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8/22010223571.png)
國內沒有一家車企
拿到了船票
何小鵬又要搶船票了。
在20年前,何小鵬在2004年創辦了UC公司。
最終在2014年,UC瀏覽器成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手機瀏覽器,拿到了直通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并高價賣給阿里巴巴后,從此小鵬變大鵬。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每個10年,何小鵬似乎都會遇到重大的人生關卡。
剛好又過了10年的現在,何小鵬被問到,智駕領域是否已經有贏家時,他直接回應:
國內沒有一家車企拿到船票。大家都有機會。
從銷量變現來看,小鵬汽車并不占優。2024年第一季度汽車總交付量為21821輛,較2023年同期的18230輛增長19.7%。這成績在造車新勢力中,都并不突出。
但現在賣得好的,不代表能力強,汽車行業是個長線的競爭,而不是短期一兩個月的銷量。
何小鵬,有友商所不及的底氣。
小鵬汽車是家很特殊的新勢力,它的技術形象已經支棱起來了。
對于行業發展預期,何小鵬很堅定自己的判斷。
“上一個10年,是新能源汽車的時代,下一個10年,是智能汽車的時代。”
何小鵬思考上,有了一些重大變化,今年以前,他還認為中國的全無人駕駛還要好多年,他看不出來還要花多長時間。完全無人駕駛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
但在今年,小鵬汽車端到端大模型開始上車測試,何小鵬看到數據后,覺得機會就在不遠的將來,在數年內也許就會看到,更強力的無人駕駛的到來。
![小鵬汽車,進入“血海”!國內沒有一家車企,拿到了船票](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8/2201023S72.jpg)
![小鵬汽車,進入“血海”!國內沒有一家車企,拿到了船票](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8/2201024X83.png)
小鵬知道船票在哪里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小鵬汽車率先提出了“無AI不智駕”。
小鵬發布了,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經網絡XNet+規控大模型XPlanner+大語言模型XBrain。
無AI不智駕,難道過去的智駕,就沒用AI嗎?
何小鵬告訴我們,含AI量真不高!
簡單來說,傳統的自動駕駛,是模塊化的,例如泊車、等紅綠燈、無保護右轉、出高速匝道等等,分成一個個子模塊,靠著人工定義規則。
試圖用“窮舉法”,覆蓋自動駕駛的所有場景,然后一有事故遇到bug,就立刻打上補丁,比拼的就是人力。
為什么傳統的智駕模式走不通了呢?
何小鵬給了具體的概念:較為穩定的傳統量產智駕系統,大約有10萬條左右各類人工定義的規則。但依舊達不到L3,體驗也參差不齊。
經過測算,一個無限接近人類司機的自動駕駛系統,大概等效于10億條規則。這得好十幾代程序員持續掉頭發,不停敲代碼了。
小鵬汽車意識到了傳統自動駕駛方法的局限,最終祭出了端到端大模型,去提高能力的上限!
小鵬汽車自動駕駛中心負責人李力耘,在端到端大模型中,發現了AI的魅力。
他表示:AI能夠真正突破以前10萬+行級別代碼的能力上限,或者實現無上限規則的能力。
為什么呢?
因為AI天生能夠在一個非常有不確定性、非常模糊、非常需要博弈的空間里,找出一個非常好的解。
XBrain側重于整個大場景的認知,XNet側重于感知和語義。
![小鵬汽車,進入“血海”!國內沒有一家車企,拿到了船票](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8/22010255244.png)
AI大語言模型XBrain的加持下,小鵬的智駕系統,擁有了人類大腦般的理解學習能力,處理復雜甚至未知場景的泛化處理能力大幅提升,進而做出兼顧安全和性能的擬人駕駛決策。
神經網絡XNet,能夠讓自動駕駛系統如同裸眼3D。
對現實世界中的可通行空間進行3D高真實度還原,感知范圍面積可達1.8個足球場大小,同時識別50+個目標物。
而且修bug也簡單。
李力耘表示:
在工作的時候它們是緊密協調的,并且是這樣聯合的訓練標注,是非常有機的成為一個整體的。
如果在我們工程實踐中真的有了問題,每個部分都有它側重的部分,我們能夠很輕易的理解到底是因為我們的理解出了問題。
這也是小鵬汽車,能夠真正去量產端到端大模型的一個最重要前提。
12-18個月
有10-30倍體驗上的提高
何小鵬透露了個時間表,目前端到端大模型能夠做到“2天迭代一次”,面向用戶月月有更新,每個季度換“新車”,18個月內能提升30倍的智駕能力。
這迭代速度,可能會比手機還快了!
到2024年第三季度,小鵬汽車的智駕即可實現“全國都能開,每條路都能開”。
從技術上看,端到端的自動駕駛技術,從0-1很難,很慢。但從1-100會非常快。
由于采用大模型模式后,何小鵬預計,他們將把采用上一代規則開發智駕的企業,甩得越來越遠。
到2025年,小鵬汽車就計劃在中國市場實現類L4級的智能駕駛體驗,并推動智能駕駛能力走向全球市場。
![小鵬汽車,進入“血海”!國內沒有一家車企,拿到了船票](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28/22010I2415.png)
沖出淘汰賽,進入全明星賽
砸錢有點小痛苦
“我一直強調,短期銷量沒有價值,但是研發投入要非常堅定。”
這是何小鵬過去一直在強調的,小鵬汽車的長期主義,也造就了小鵬汽車強悍的技術形象。
何小鵬透露了一些具體數字,小鵬汽車今年研發投入將達到70個億的。投入35億元用于智能研發,新招募4000名專業人才。
這個投入會非常堅決,為了沖出淘汰賽,進入全明星賽。
“我們在技術上面會有巨大的投入,要不然沒有辦法做到全國領先或全球領先。”
何小鵬表示:“我們要跟友商在全球PK,僅在中國PK不夠。”
做AI自動駕駛真的非常花錢。
算力訓練上的投入是一筆巨大成本,小鵬今年就花了7億元。
有人直接問何小鵬,這些巨額支出會成為慣例嗎?
何小鵬回應稱:“不是慣例,明年一定會更多,所以我們有點痛苦。”
對于一家成立十年,但還沒有實現盈利的造車公司來說,這是個不小的挑戰。
好技術需要錢投入,小鵬要努力賺錢。
好消息是,小鵬的經營能力在快速提高。
2023年6月,小鵬汽車曾提出單車成本下降25%的目標。據何小鵬透露,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的全新B級轎車的成本縮減幅度,將遠超這一水平。
“我們把不該花的錢不花了,在該花的錢上一定會多花,包括智能駕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與大眾的合作,也給小鵬豐厚的回報。
據2024年小鵬汽車Q1財報顯示:服務及其他收入,一季度收入10億元,同比提升93.1%。
這是由于今年一季度起,小鵬與大眾集團進行平臺軟件戰略技術合作有關的技術研發服務收益開始錄入財報。
何小鵬在業績電話會議中表示:這種收入具有經常性,且毛利率很高,因此預計未來每個季度都會繼續記錄此類平臺和軟件技術服務收入。
顯然,小鵬汽車的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都可以變現了!在市場競爭極其激烈的情況下,小鵬汽車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大幅上升到12.9%。
“大小合作”初見成效,小鵬汽車也成功開拓了平臺與技術合作的新商業模式。
最后,何小鵬用一句話,結束了這次的交流:
請所有的車主知道,我們是真正有信心搞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