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彈窗,幾乎人人都遇到過,畢竟這是一個很好的“盈利”手段,誰也不想放棄。可隨著車機智能化的普及,這股風慢慢開始刮向汽車行業。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1H130.jpg)
一、不交錢就“罷屏”?
就在前兩天,一位來自沈陽的奧迪A6L車主就遇到了”車機彈窗”的問題。
21年買車時贈送了3年的車機聯網服務,算時間剛好在今年3月31日到期,車主并沒有續費的想法,于是就迎來每次啟動車輛,車機屏幕都會自動彈窗。
該車主表示:“如果不手動關閉彈窗會一直提示,導致倒車影像無法正常顯示,影響駕駛安全”。無奈之下,該車主找到奧迪廠家。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224b1.jpg)
廠家答復是:“彈窗是因為服務到期了,用戶可以選擇不續費,彈窗是可以關掉的,但是只能單次關閉,無法永久關閉”。換句話講:想要彈窗消失,只能續費。
對此,有網友表示:“不交錢就天天煩你”、“為了利潤,一切皆有可能”,還有老鐵認為:“什么年代了還搞這把戲!嫌下降不夠快嗎”。
網評是否正確?小編認為只有各位看官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去評判吧!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231252.jpg)
二、以價換量,逆轉頹勢?
2023年,一汽奧迪的表現還是非常精彩的。
全年共實現銷量約69萬臺,同比增長9.8%,增幅位居一線豪華陣營第一名。同時,一舉逆轉此前連續三年銷量下滑的情況。
只是,銷量回升的背后,“降價”功不可沒。
這兩年,被“價格戰”折磨的車企不在少數,許多熱門車型頂不住壓力,紛紛降價,豪華品牌也不例外,尤其是一汽奧迪的部分熱門車型,降價后的價格不要太“香”。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259443.jpg)
以杭州地區為例,某網站的報價是:A3優惠6-7萬,優惠后價格到了15-19萬;A4L優惠10-11萬,優惠后價格到了23-29萬;A6L直接優惠近12萬,優惠后價格到了35萬起,且到店后,應該還有可談空間。
但有些遺憾的是,就算這樣大范圍的降價促銷量,2023年全年,一汽奧迪的銷量仍落后于奔馳和寶馬。
轉眼今年第一季度,一汽奧迪銷量同比增長11%,達到了14.8萬臺;同期的奔馳、寶馬銷量分別為16.89萬輛、18.75萬輛;燃油系列尚且如此,那新能源領域呢?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2K524.jpg)
三、一汽奧迪新能源車銷量淪為“雜牌車”?
有人吐槽一汽奧迪的新能源車型,“不光是BB沒有A,那是連雜牌的電車可能都算不上”,小編想說,言重了!
數據顯示,2023年奧迪在中國市場銷量占比全球40%,其中,2023年全球超17.8萬輛的純電銷量中,國內僅售出3萬輛出頭,平均每個月也就是2500臺。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221185.jpg)
其實,奧迪的電氣化轉型并不慢,甚至可以說占據了“先發優勢”,2019年,一汽奧迪首款純電車型——e-tron來了,但50多萬的起售價卻讓很多人“望塵莫及”。
隨后又推出相對“親民”的Q2L e-tron,但20多萬的售價配上300公里左右的續航被網友吐槽。于是乎,被寄予厚望、號稱“一汽奧迪電動發展進程里程碑的”Q4 e-tron來了!
然而,回顧Q4 e-tron近一年銷量,除了個別月份的銷量跌到只有5、600臺以外,大部分月份的銷量維持在2000臺上下,基本對應上了前文提到的2500臺這一數字。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2C296.jpg)
至于一汽奧迪其它幾款新能源車型的月銷量,感興趣的自己去查吧;而彼時的造車新勢力和一眾傳統車企打造的“新二代”的月銷量已經遠不止于此。
說到底,現在純電車拼的是啥?是冰箱、彩電、大沙發?是超長續航、充電速度?還是智能座艙和高階駕駛輔助?
就拿今年上市的一些純電車來說,要是沒個800V高壓平臺、舒適座艙、空氣懸架或高階智駕等功能,那發布會都沒法開!
反觀一汽奧迪在這些方面,什么能拿得出手?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3CA7.jpg)
哦對,北京車展上亮相了保時捷PPE同平臺的首款國產車——奧迪Q6L e-tron,從定位上應該是一款高端車型,不知能帶動多少銷量?或者說帶來多少好的口碑?
我們暫且不知道,但需要提醒各位,上汽奧迪那邊最近可沒閑著......
四、尾聲
5月20日,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上汽和奧迪官宣,將聯手打造全新平臺,首批車型覆蓋中型車和中大型車,皆為三款純電車型。
合作意圖很簡單,取雙方之所長、整合資源,快速推出新款電動車型,從而達到搶占市場的目的。
至于為何是與上汽而不是一汽,歸根結底,應該是技術的差距吧?
![一汽奧迪“以價換量”,也沒干過奔馳寶馬?](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0/0ZP341928.jpg)
最后,作為最早的豪華車合資廠商,一汽奧迪的底蘊和產品力毋庸置疑,想要穩固現有局面很容易,難的就是如何另辟蹊徑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