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比亞迪正式發布第五代 DM 超級混動技術,實現 3 個全球之「最」:
全球最高發動機熱效率 46.06%
全球最低百公里虧電油耗 2.9L
全球最長綜合續航里程 2100km
比亞迪第五代 DM 混動技術,發布即上車。
9.98 萬元起,王朝網、海洋網雙車同價齊發,率先搭載全新一代 DM 混動技術,共計提供 5 款車型,其中:
*秦L DM-i & 海豹 06 DM-i
80km 領先型:9.98 萬
80km 超越型:10.98 萬
120km 領先型:11.98 萬
120km 超越型:12.98 萬
120km 卓越型:13.98 萬
不僅是第五代超級混動技術極速上車,全新比亞迪秦L DM-i、海豹 06 DM-i 雙車發布即交付,目標重塑中型車市場標桿。
秦L DM-i、海豹 06 DM-i(從左起)
世界汽車工業,是一部油耗進化史
2001 年,我們(比亞迪)開始著手研究新能源汽車路線和技術,比亞迪是做電池出身的,一開始也瞄準純電。
只不過在當時的國內,就連燃油車也沒有普及,新能源汽車還是一張白紙,動力電池無法支持遠續航,直接做純電不現實,可油可電滿足用戶的出行需求,這是突破口。
曾經做混動最牛的是日系,豐田在 1997 年推出普銳斯,為了搞清楚混動技術,我們去了日本做了幾次調研,日系圍繞著油做文章,電池容量很小,蓄電能力段,無法充電,更重要的是日系建立很高的專利壁壘,我們想要去繼續創新基本不可能。
回望過去,王傳福認為比亞迪 DM 混動技術的開發歷程難言輕松。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主流混動路線是由日系品牌主導的 HEV(油電混合動力)技術, 以油為主電為輔的形式驅動汽車。
在高聳的專利壁壘面前,留給比亞迪的路似乎只剩下了一條 —— PHEV 插電混合動力技術。
2008 年,比亞迪發布全球首款量產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最終,這款領先時代的產物僅賣出了 3000 多臺。
「這樣的銷量成績并不亮眼,但 F3DM 的出現標志著我們打破了日系在混動路線上的技術壟斷」,王傳福說。
2013 年,比亞迪推出第二代 DM 技術,以性能為主,開啟了比比亞迪「542」戰略時代 —— 擁有 5 秒級別的零百加速能力 + 全時電四驅系統 + 百公里油耗 2L 以內。
次年,比亞迪插混產品的銷量首次突破 1 萬輛;2015 年,這個銷量數字超過了 5 萬輛。
新事物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比亞迪的 DM 車型產品也曾一度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分岔口。
受到國補退坡的影響,從 2018 年開始,中國品牌的插混銷量發生了「三連降」,3 年時間,比亞迪的插混產品年銷量從近 14 萬輛下滑至不足 7 萬輛。
公司內部也出現了很多質疑的聲音,大家都不干了為什么還要堅持?但我堅信插混才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第一臺車,無論如何也要堅持走下去,放棄就沒有明天了。
虧電油耗不佳,售價是同級燃油車的 2 倍,是當時壓在插混市場身上的兩座大山。
為此,比亞迪推出了第四代 DM 技術,基于雙電機串并聯架構,比亞迪將插混專用發動機的最高熱效率提升至 43.03%,EHS 電混系統的電機最高效率優化至 97.5%,并采用了全新插混專用刀片電池技術。
最終,在第四代 DM 技術的加持下,比亞迪將百公里虧電油耗優化至 3.8L,這也是中國品牌首次改寫全球汽車油耗史。
「油電同價」的革命,不僅迅速提振了比亞迪插混產品的銷量,更讓國內插電混動市場重煥生機。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2023 年,比亞迪插混車型的銷量從 4.8 萬臺增長至 143.8 萬臺,平均每賣出 2 輛插混,就有一輛比亞迪。
與此同時,國內插電混動市場同期銷量增長 10 倍,插混產品的滲透率來到了 11.1%(2023 年)。
截至今年 4 月,國內插混滲透率攀升至 17.4%,中國品牌在全球插混市場的占比也來到了驚人的 70%。
比亞迪,幾乎以一己之力引發了插混市場的生態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