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能源車到底有多強?讓我們一起看看一位特斯拉車主的親身體驗!
有朋友最近提了輛Model 3,上個月才開不久,還是最新款的606km續航版。
一起體驗過之后,真是嚇我一跳,特斯拉的轉向燈設計也太反人類了!設計在方向盤左側的兩個小按鈕,換個車道都得伸長去按,開起來還真費勁。
照我說,這個設計顯然是為了所謂的極簡主義,卻完全沒考慮到用戶體驗。
畢竟大家都習慣了方向盤底下拉桿做轉向燈,一下子要換成按鍵,真心不習慣。
![從特斯拉切換到智己L6,瞬間明白特斯拉和國產新能源車的差異](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1/211201Bb0.png)
人家狂拽酷炫,設計感爆棚,但是細節功能上還是做得不太好用。
除了這個槽點,朋友還抱怨特斯拉的自動雨刮也挺有槽點,有時雨下很大,雨刷擦得很輕;有時根本沒在下,雨刷卻自己動兩下。
我想自動駕駛都做的很不錯了,小小的雨刷感應還有這種低級錯誤,確實很反直覺。
不過說了這么些缺點,特斯拉的好處也是有目共睹的。
它操控性能一直是主打賣點,方向盤很聽使喚,車身也相當緊湊扎實。
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也用起來超爽,除了硬件基本配有全視野環視攝像頭,車載系統與手機連接也是相當智能流暢,完全不像一般國產車那種延遲卡頓。
![從特斯拉切換到智己L6,瞬間明白特斯拉和國產新能源車的差異](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1/21120B0601.png)
前幾天跟朋友一起去試駕了新上市的智己L6這款車,也是相見恨晚啊!開著開著,簡直認不出來這是國產車了。
首先現在國產新能源車的做工已經絲毫不比外資品牌差。
智己L6的內飾精致大氣,整車的底盤扎實度也很不錯。
它標配了最新的OrinX+高通8295芯片,也就說即便在5年后,用它的車載系統處理能力也不會太落伍。
而且它標配的激光雷達和級別比模型3還高,支持NOA自動輔助駕駛。
更夸張的是,它居然實現了固態電池量產上車,最大續航能到850km!
而且這款20多萬的車標配的都是啥黑科技?準900V的碳化硅電池平臺、四輪轉向系統,體驗起來真是一個字,爽!0-100km加速僅需2.74秒,比超跑都狂野。
驚訝的是,它的12分鐘即可補能400km,真正的用了就不怕了。
開這車簡直飄了,之前我對國產車的印象幾乎等同于那些爛大街的燃油車。
但這臺智己L6,反其道而行之,硬核到令我懷疑是不是從外太空造物回來的!無論是電池續航、智能配置,還是加速性能,都完爆同級別車款,更別提還有四輪轉向這種黑科技了。
你敢信,它的轉彎半徑只有4.99米,堪比大貨車!
換算一下就知道多離譜了,車長將近5米,腰身不比SUV細多少,可是小轉彎半徑卻比高爾夫、思域這些小車都小很多。
![從特斯拉切換到智己L6,瞬間明白特斯拉和國產新能源車的差異](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1/21120942582.png)
給車主帶來的體驗是,不怕窄巷掉頭,不怕路邊車輛夾擊,甚至家里車庫太小,它也能一鍵出庫!
我對比了國外主流新能源車,基本智己L6無論燃費、加速,還是智能配置,都能全面領先了。
而且售價20多萬,顯然比德系品牌少了一大半,性價比從表面上看是超高的。
整體感覺,中國造車新勢力已經將戰火燒到國外品牌們的后院,即便在歐洲本土也足以讓人撓頭了。
我估摸著,要是讓老外開上智己L6之類的中國新能源車,頭一反應肯定還是:不敢相信這是中國產的吧?!電池性能、加速能力、智能配置,簡直就是“完美”啊!
對于中國制造業,人們固有的認知就是質量一般,只能追趕跟隨。
但在新能源車領域,我們已經在超車了。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國內汽車工業總算是擺脫了被鉗制的處境,從此不再是“靠外資吃飯”,真正站在了產業創新的前沿。
![從特斯拉切換到智己L6,瞬間明白特斯拉和國產新能源車的差異](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31/21121349183.png)
智己L6這種車型它的性能智能配置已經全方位超車,卻依然保持著實惠價格,真正做到了“精品性能”與“大眾化價格”的完美結合。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評論區與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