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軍靠小米SU7發布會技驚四座之后,從前坐在幕后指揮戰局的一批汽車行業高管,紛紛開始帶頭直播。直播間成了新的營銷戰場。
短兵相接的戲碼比隔空斗法更加好看。微博和抖音上,汽車相關內容的討論度越來越高。行業內的大小事也跟著一個個熱搜詞條,走入尋常百姓家。
這其中動作頻頻的,除了雷軍、李斌等新勢力的代表,也不乏魏建軍、尹同躍、古惠南等傳統車企的代表。
對于傳統車企在營銷方面的差距,余承東曾在不久前評價道:“我們跟雷總在手機行業一起并肩戰斗了十幾年,我們彼此了解對方,知道他們會帶來強大的流量,傳統車企根本干不過,可能差兩三個數量級。”
但作為傳統車企長城汽車掌門人的魏建軍,正在一次次直播和互動中快速出圈。這位汽車老將的自我迭代速度,或許已經超過了科技企業們的預判。
4月15日,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開啟了人生中的直播首秀,向外界全方位展示了長城汽車無高精地圖全場景NOA駕駛能力。這場直播在抖音單個平臺的實時在線觀看人數突破了400人。截至直播結束后5個小時,微博累計觀看人次超過了1000萬人。
由于各種原因,流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傾斜向新勢力。而現在,關于長城汽車的討論從60歲“不安天命”魏建軍,蔓延到長城汽車的高管、產品和戰略。魏建軍表示:“現在我們還不是網紅,我們流量很少,爭取做個有質量的網紅,有流量、沒質量的事兒我們也不做。”
在營銷戰場重新出發的長城汽車,能用好流量這把“雙刃劍”嗎?
用好流量的初心
焦慮和恐懼是最常見的驅動力,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車企高管在科技公司營銷打法的降維打擊下,扎堆涌向直播間。但魏建軍不同的是,他知道自己為什么重新出發。
某種程度上,哈弗H6的走向,是觀察長城汽車33年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切口。
在皮卡市場取得成功之后,長城聚焦SUV市場,進行了更有開創性的品類創新,投入了大量研發資源,專注于提高車輛的舒適性、安全性和耐用性。由此推出的哈弗H6在2011年一經問世,就憑借超高性價比一炮而紅。時至今日,哈弗H6已經累計獲得103個月SUV市場銷量冠軍,全球累計銷量超過400萬輛。
這樣的成績,連爆款Model Y也望塵莫及。可以說,哈弗H6不僅創造了長城的奇跡,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品類創新、技術向上的奇跡。技術布局前置、市場趨勢前瞻,也成了長城的發展底色。
到了電動化、智能化變革加速的時代,消費者心智更容易被擅長互聯網流量打法的新故事影響。哈弗H6與時俱進的價值演變,顯然還有更加充分、細致地向消費者進行傳遞的空間。
比如2.0T+9DCT這套油耗低、可靠性高的動力系統和隨之帶來的操控體驗,座艙舒適度和靜音程度,在維持長城一貫造車水準的基礎上,又給到了同級領先的智能化體驗。這些其實都是用戶非常關心的產品價值,而如何放在實際場景下,去向潛在用戶舉例和詮釋,就比較考驗車企的傳播功力了。
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果不知道方向方法,那就向優秀企業對標學習,優秀經驗拿來主義,哪怕是僵化的、跟隨的、硬來的改變也要做起來。”魏建軍意識到,有了行動,才有后面的一切。“網感”的基因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一次次學習和實踐中,錘煉出來的。
流量本身并無好壞,它只是一個放大器。能放大企業的優勢,同樣能暴露企業的問題。33年的穩健經營和廣泛口碑,是長城敢于使用這個“放大器”的底氣,為了用好流量,長城的選擇是極致的坦誠。
把“全面To C”落到實處
魏建軍的城市NOA直播首秀,上來就挑戰所有科目里最難的無圖城市NOA,實際表現超過了許多人的預期。實現了感知決策一體化的鏈路整合的SEE一體化大模型,在實況直播中展示出了長城智能駕駛技術的功力。
前不久,魏建軍還專門做了一場直播,試駕全新一代哈弗H6,主題為“魏建軍的周末”。直播中,從長城大本營保定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到做“靈魂”摩托的初衷,再到哈弗H6銷量滑坡的原因,都在魏建軍的分享中呈現出來。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提到哈弗H6,魏建軍坦言:
“哈弗H6現在不是冠軍了,但是我們不會后悔,現在車企間有無序競爭,惡意競爭,給行業帶來了混亂。但是長城汽車是有底線的,我剛才在直播中已經致敬了吉利李書福先生,致敬這些守規矩的企業。”
“哈弗H6一身正義,不會參與到行業中的惡意競爭中去,未來我們會將哈弗H6,視為長城最光榮的經歷。”
一次次公眾表達的歷練,讓那個曾經拍視頻都會緊張,不愿過多見媒體的魏建軍,在鏡頭面前越來越從容,“就像吃飯一樣,想播就播。”
在百度搜索指數顯示的數據中,近期“魏建軍”和“長城汽車”的幾次搜索高峰,均呈現高度正相關。這證明了董事長的帶貨能力。
這樣的成績對長城汽車來說無疑是好事,但這也給長城汽車的高管帶來了一些壓力。他們在各個社交平臺上開通賬號,以更加透明公開的姿態,展現內部的工作。
李瑞峰的一篇小作文,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魏總到了這個年齡段,有了這樣的行業資歷,有了如此雄厚的企業實力,依舊主動走到了一個并不舒適的區域。他其實有很清晰的思路,他在給整個企業‘打樣’,他已經走進互聯網,剩下的高管、團隊還只在岸上旁觀嗎,他是在逼著整個企業轉變。但說實話,團隊沒有跟上。魏總身先士卒,成為了大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