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騙多年,花費200萬供養實際已婚已育的女友一家后,王先生依舊難忘舊情,在知悉法律后果后仍向司法機關提出希望對女友張某從輕、減輕處罰。近日,記者從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檢察院獲悉,經該院提起公訴,法院以犯詐騙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12萬元。
相戀多年女友竟已婚已育
王先生和張某結識已有近10年時間。兩人最早在網絡游戲中認識,張某使用虛假的姓名、年齡,并謊稱自己是名牌大學畢業、單身,營造“精英人士”人設,在網游世界中二人逐漸陷入“愛河”,并在線下見面戀愛。
實際上,張某早已結婚生子。她甚至會帶上已經十多歲的兒子,謊稱是自己的“表弟”,去和王先生約會。對此,王先生深信不疑。
看出事情蹊蹺的是王先生的公司老板。他知道王先生一向老實本分,平時每月開銷很少,基本只花五六百元。但王先生在戀愛期間卻頻頻向同事借錢,以至于欠下了200多萬元的債務。
原來,張某及其家人長期處于無業、待業狀態,家庭收入較少。因此,張某購買化妝品、衣物、租房等各方面的花銷,包括信用卡還款及所謂的“表弟”補課費等,全都由王先生負擔。王先生在不知不覺中供養了張某的家庭多年,直至債臺高筑。
在答應王先生幫助張某入職自己公司后,公司老板在辦理繳金時發現,張某竟然是已婚已育。他立刻催促王先生去報警。起初,王先生還有些不情愿,覺得張某有可能會為了自己而離婚。在老板的反復勸說下,王先生這才于2023年8月走進了派出所。
出具諒解助女友獲得輕判
張某到案后,一開始向公安機關如實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實。然而在檢察機關審查起訴階段,張某突然翻供。承辦檢察官立刻開展自行補充偵查,全面梳理了雙方的聊天記錄,對詐騙的金額、王先生是否知曉張某的真實身份等關鍵問題進一步審查,最終依法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原來,案發后,張某的家人賠償王先生150余萬元,并取得了王先生的諒解。王先生稱自己念及“舊情”,想給張某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希望公安機關撤案或檢察機關對張某不起訴。王先生的態度也影響到了張某,在知道王先生對自己表示諒解后,張某自以為只要對王先生賠償詐騙錢款并取得諒解,就可以不被處理,所以才在檢察機關審查逮捕階段翻供,編造理由稱自己沒有詐騙過對方。
承辦檢察官向嫌疑人、被害人雙方釋法說理,在確鑿充分的證據面前,張某自愿認罪認罰并表示會進一步積極退賠,王先生也在知悉法律后果后向司法機關提出希望對張某做出從輕、減輕的意見。
崇明檢察院經審查認定,張某虛構身份,隱瞞已婚并育有一子的真相,謊稱與被害人王先生戀愛、結婚等事由索要財物,獲得錢款共計人民幣240余萬元,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綜合考慮張某有自首、積極退賠、認罪認罰等情節,最終法院判處張某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