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5G發牌和商用都5年了。這5年,中國5G產業發展成績斐然。
對于5G發展,業界有句名言:全球5G看中國。確實,自2019年6月6日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以來,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目前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74.8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26個,5G網絡從“縣縣通”向“村村通”持續邁進;5G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占比達42%;5G數實融合應用成效凸顯,5G融入我國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應用案例數超9.4萬個,行業應用覆蓋3萬余家企事業單位,“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萬個,5G應用在采礦、電力、醫療等重點行業實現規模復制,工業領域5G應用逐步從外圍環節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核心環節深入。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5G商用5年來,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但5G發展已是“棋到中盤”。俗話說:棋到中盤方知險。誠然,過去5年5G成績斐然,但未來發展還有很多需要攻堅克難的地方。回頭看過去,昂首展未來,總結和復盤對5G下一步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5G發牌5周年之際,通信世界全媒體組織“5G五周年 千行百業話5G”系列沙龍對話,邀請5G產業各方人士,就5G發展成就和未來前景展開深入探討。
對于中國5G發展的成功之處,專家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政策引導正確。從確立5G發展戰略,到引導產業生態建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籌部署和大力推動下,我國5G發展實現了從連接到賦能的跨越。二是技術研發、網絡建設引領。自2019年6月6日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以來,我國堅持“適度超前、以建促用”,扎實推進5G“建、用、研”協同發展,實現了網絡基礎設施全球領先、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數實融合應用成效凸顯、安全保障體系持續完善。三是5G應用“百花齊放”,初步實現賦能千行百業目標。經過產業各方協力攻關,越來越多的5G行業應用落地、見效,在港口、礦山、能源、教育、醫療、文旅等行業向規模化應用邁進。從行業龍頭創新式5G部署,到中小型企業成熟方案復制,越來越多的應用主體加入“5G大家庭”。
然而專家們也表示,5G發展目前來說只能是差強人意,還有很多需要攻堅克難的地方。專家們認為,5G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各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5G應用從外圍輔助到核心控制、從單環節到全流程延伸,有力促進企業提質、降本、增效,但通信行業和垂直行業還需不斷相互認知和理解,相向而行,在解決行業發展的堵點上共同發力,讓5G的能力不斷放大,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5G發展有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商業贏利。過去的5年,我們重建設、樹典型、打造標桿應用,但未來5年,如何將“商品房”賣出去,把“風景”變成“搖錢樹”,依舊是產業界面臨的挑戰。其中,隨著5G-A、AI、智算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相信諸如新型工業互聯網、低空經濟、衛星通信等的新領域、新應用場景將不斷出現,打造出一個全新的5G商業閉環。但這需要產業界再加把勁。當然,在5G發展過程中,協同發展非常關鍵,5G帶來的新業態、新場景足夠幾家運營商大展拳腳,“零和博弈”的心態要不得,不要為一個項目“卷”起來,這樣既不利于行業用戶的數字化發展,也對5G整個商業生態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