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比亞迪降價,消費者叫好聲一片,但是車企同行卻十分痛恨,各大車企,特別是一些國產車高管在各種場合陰陽比亞迪卷價格的行為,針對比亞迪降價開啟價格戰,最開始吉利高級副總裁楊學良發文表示,“大家也不能只盯著滲透率,如果新能源汽車發展是賠本賺吆喝,大多數企業發展都不可持續,也不是啥好現象,還是要向高價值和好體驗要市場。”,接著華為余承東發表了比亞迪卷價格華為卷價值言論。
對這些言語,在這次重慶論壇上,比亞迪高管似乎一點都不慣著,比亞迪王總和公關部李云飛李總直接回懟:跟不起可以不跟。
李云飛李總更是給出汽車市場競爭的標準答案:市場卷的根本就是卷技術,好技術+好價格+好產品,讓消費者受益,最終才能贏得市場。為啥比亞迪高管這么有底氣,敢硬懟同行呢?筆者總結了一些方面,各位看官可以看看是否正確。
相比一些因為擁有合資車而躺平,或者喜歡買買買的車企而言,比亞迪能夠如此大肆卷價格卷市場,其實得益于其龐大的技術魚池,比亞迪一直重視研發,目前比亞迪擁有9萬余名汽車工程師,是目前全球汽車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并且還在不斷納新,去年在清華北大就招了1000多人,既給年輕人創造了實現夢想的平臺,也給比亞迪技術魚池里不斷的添磚加瓦。比亞迪在2024年第一季度研發投入106.11億元,創造歷史新高,個人認為其他車企與其抱怨比亞迪掀起卷價格的風潮影響到自己的利益,還不如反思下自己研發投入和比亞迪差距多少?技術人員有多少?是不是這么多年來只知道買買買?沒有技術護城河?
看看比亞迪從2008年推出的第一代DM混動車以來,即便是最艱難得時候,依舊通過其他收入渠道來砸錢研發新能源,最終厚積薄發,第四代DM技術讓比亞迪成功獲得了國內外消費者廣泛認可,更是成為其他車企的榜樣,每一款車都被其他車企進行對比。然而比亞迪并沒有沉迷于輝煌,而是繼續研發,推出了第五代DM技術,秦L 推出以后,滿油滿電續航更是超過2000公里,憑借著強悍的實力,在上市后就引來了大家的關注,當然更引來了很多非議,然而那些非議和抹黑,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比亞迪用技術硬實力砸鍋了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了而已。
這次重慶論壇舉辦方也是懂流量的,直接把比亞迪李云飛總和吉利楊學良楊總安排在相鄰的位置,在李總輸出比亞迪競爭觀的時候,楊總的表情很微妙。
總而言值,消費者喜歡的絕對是擁有好技術好價格的好產品,而不是自身標榜幾百萬內最好的車,也不是高價格卻沒核心技術的汽車,否則和以前割韭菜的合資車有什么區別呢?
目前不少國產車憑借著新能源車賽道,國內有著完善的新能源車供應鏈,然后進行方案整合之后,就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車,主要技術和硬件來源于供應商,卻敢吹噓自家車是多少萬以內最好的車,然后直接定一個比以前合資車還高的價格。結果沒想到造車門檻不高,各種各樣的企業跨界來造車,同質化嚴重,碰到比亞迪汽車這樣的實力派選手,打出價格戰的王牌后,就都直接懵了,說白了,擁有核心技術才是護城河,就如同比亞迪能撐起百萬級的仰望U8一樣,靠的就是核心技術被消費者認可,而不僅僅只是宣傳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