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呂易辰正式結婚前,余斐帶著上一段婚姻留下的兩個孩子,來到呂易辰家中,開啟了一場談判。
余斐和呂易辰都是江西樂平人。在他們的印象中,“江西高彩禮”新聞層出不窮,樂平市的彩禮更是出了名的高。坊間流傳著各類順口溜,譬如“農村到處是窮漢,討個媳婦真困難。父母圍著農田轉,只夠人家金耳環”。雖有夸張手法,卻也并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江西省在降低彩禮標準方面,已做過若干嘗試。近期,贛州市崇義縣試行了“零彩禮”“低彩禮”家庭禮遇機制,給彩禮金額低于3.9萬元的新人家庭提供多項政策優惠,囊括了子女入學、交通出行、健康體檢等方面的正向激勵,試圖降低當地的彩禮標準。
面對高額彩禮的風俗,余斐同樣想要改變。但她采用了另一種方式,她決定與呂易辰“試婚”。
余斐直言,“我和呂易辰都三十幾歲了,只想找個伴好好過日子。結婚前,我去了呂易辰家里,跟他說彩禮只要12萬(元)就好。我們先過日子,互相試試看,如果合適,他再把彩禮給我。”
于是,余斐與呂易辰達成共識,展開了一場自發性的“低彩禮”實驗。余斐看來,“(通過)政策(降低彩禮)總歸有效果,但一時半會還是很難改變人的觀念。”
在他們的故事之外,是政策難以觸及的鄉土人情。
高彩禮困境:“幾乎每個環節都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