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青島市印發了《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指出,力爭到2025年,青島新能源整車產量達到40萬輛,整車出口達到18萬輛,車企海外營業收入超過360億元,汽車電子、動力電池等核心配套規模達到400億元……
作為青島2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新能源汽車是青島最具沖擊“萬億”希望的產業鏈之一。2013年,青島入局新能源賽道,至今累計發布了100多條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真金白銀的獎補升級至1億元。
根據《2023年度熱門產業盤點》,從區域來看,山東現存9.85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位居全國第一。其中,青島現存1.51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位居山東第一。
但青島新能源汽車“量質不齊”,雖然在“量”上暫時領先,卻未能形成“質”的優勢,仍缺乏足夠強的龍頭企業。
為改變這一現狀,近年來,青島大手筆引入龍頭汽車企業。目前,青島齊聚了以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眾等整車鏈主企業,以一汽富奧、國軒電池等零部件企業為配套的完善產業鏈。可以說,在商用車領域,青島是有一定基礎的。
與商用車相比,青島乘用車制造起步較晚,是亟待補齊的一塊產業短板。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青島始終沒有“拿得出手的一張牌”。
為了增強青島對自身產業基礎的打造、差異化競爭和對當下產業機會的把握,此次《行動計劃》中,青島將“商用車”和“出口”作為今后兩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定位。
針對新能源商用車研發制造方面,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大川表示,《行動計劃》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引領,以青島國際汽車城為主要載體,以推動現有整車企業產能爬坡和轉型發展為主線,加快構建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提升全產業鏈競爭水平,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車產業基地。鼓勵商用車企業在做好燃油、LNG(液化天然氣)、CNG(壓縮天然氣)等產品基礎上,加快探索純電(含換電)、混合動力、氫燃料動力等多元化技術路線,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出口黃金期。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突破120萬輛,同比增幅高達77%,在全球每賣出的4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輛產自中國。
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劉高軍表示,近年來,青島港的商品車航線網絡不斷拓展,目前已與國內外多家知名船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并且依托港區鐵路線,開展了商品車鐵路出口業務。依托青島港,青島開展整車出口業務優勢明顯。
在出口上,青島將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等出口便利優勢,圍繞推動新能源汽車集港、查驗、裝箱、出運“一站式”集中作業,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吸引更多整車企業選擇青島作為主要出海口岸。同時,創新KD(散件組裝)出口模式,擴大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早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像上海、北京、柳州等傳統汽車產業發達的城市,還有青島、深圳、合肥等“后起之秀”,正在迅速趕超,大有“顛覆”傳統汽車之城的勢頭。
2023年12月26日,山東省發布的《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指出,要以濟南、青島市為核心,鼓勵產能、關鍵配套集中,重點支持乘用車、商用車全面發展,打造兩大千億級產業基地。
對于在傳統汽車上并無太多積累的青島來說,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彎道超車,或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