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用慘淡和艱難來形容今年的618,但智能手機市場表現得不太一樣。
在采取更加大力度的降價策略后,蘋果繼續把持京東相關排行榜的第一位。截至6月19日6點18分,在京東618手機競速榜上,蘋果拿下了手機品牌銷量與銷售額的雙料第一。單品方面,其iPhone 15 Pro Max、iPhone 15 Pro以及iPhone 15,分別拿下了第一、第二和第四。
這一情形與去年別無二致。在2023年的京東618手機競速榜上,蘋果的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和iPhone 14,同樣拿下了單品銷量排行榜前四中的前三。并且,其品牌銷售額與銷量也均為行業第一。
只不過,iPhone 15系列發布以來,蘋果頻繁被質疑增長乏力,其財報也傳遞出大中華區市場收入有所下降的信號。在此背景下,蘋果依然占領今年618手機榜單的首位,與其更大幅度的折扣優惠有直接關系。
去年618期間,蘋果價格最高的兩款機型iPhone 14 Pro與iPhone 14 Pro Max,優惠后的起售價基本保持在7000元至9000元,但在今年,其價格區間已經下調至6000元至8000元,普遍差價在數百元至一千元。
過去半年來,蘋果已多次以官方名義降價促銷,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貼身肉搏”。事實證明,這一策略收效甚好。在5月20日晚天貓618預售開啟時,蘋果就已領跑3C數碼實時交易排行榜。
蘋果之外,小米再次拿下國產品牌陣營第一,其在京東、天貓、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均為國產手機銷量及銷額的雙第一。
從銷量來看,Redmi K70是其單品銷量王,也是唯一在單品排行榜中與iPhone 15系列抗衡的國產品牌機型。而在銷售額上,小米14系列在4000元至6000元價位段機型的排名靠前,僅次于iPhone 15。
小米在今年618中出現了明顯增幅。截至6月18日24時,小米618大促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達到263億元,創出其歷年大促的新紀錄。該品牌2023年同期數字為194億元,2022年則為187億元。
而在6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市場,華為仍是唯一能與蘋果一戰的國產品牌。在京東相關榜單中,除iPhone 15系列外,華為Pura 70/70 Pro/70 Pro+、華為Mate 60 Pro/60 Pro+,均擠進前十。華為之后是vivo折疊屏手機X Fold 3以及三星S24 Ultra。
總體而言,今年618手機戰局變化不大。根據京東相關數據,手機品牌銷量與銷售額排名中,蘋果、小米、榮耀分別位列前三,華為、vivo、OPPO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