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要來搶飯碗了!"這句話最近在朋友圈刷屏,不少人對此憂心忡忡。可別慌,AI并非洪水猛獸,它更像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機遇也有挑戰,關鍵看我們如何應對。
最近,北京圖書大廈舉辦了一場名為"機遇與挑戰并存——人工智能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的講座。主講嘉賓許澤瑋從人工智能的概念、技術類型和應用領域等方面,為我們剖析了AI發展的現狀與前景。聽完他的演講,小編對AI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思所想。
首先,AI并非"新鮮玩意兒"。它的理論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只是最近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引發了廣泛關注。其實我們早就在生活中接觸AI了,比如手機人臉識別、語音助手等。AI就像當年的電腦、互聯網一樣,是提升生產力的工具,我們要學會擁抱它、利用它,而不是懼怕它。
其次,AI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從金融、制造到教育、醫療,AI都能大顯身手。比如,設計師可以用AI輔助創作;學生可以借助AI寫作文(注意是借助而非抄襲)。AI正在成為各行各業的得力助手,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便利。
![“科技耀京城”系列講座 | 人工智能的應用及發展趨勢](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727/1625015H50.png)
再者,我國AI產業發展迅速。從算力規模看,中國已進入全球第一梯隊,僅次于美國。我國在AI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居世界首位,核心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特別是在應用端,中國的實力更是不容小覷。
當然,AI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數據隱私、環境影響、倫理道德等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對待。AI還存在"智商不穩定"的問題,有時會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這提醒我們,在使用AI時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能盲目迷信。
那么,面對AI浪潮,我們普通人該如何應對呢?許澤瑋給出了一個實用建議:多關注行業領軍企業的最新研發成果和產品,通過親身體驗來增進對AI的理解。說白了,就是別光聽別人說,自己上手試試才知道AI到底能干啥。
總的來說,AI既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可怕的"。它就像一把瑞士軍刀,能不能發揮作用,關鍵看使用者。與其擔心被AI取代,不如主動學習AI技能,讓AI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畢竟,最了解AI的人,才能在AI時代立于不敗之地。
最后小編想問大家:面對AI浪潮,你是選擇擁抱還是抵制?對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