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亞馬遜和微軟三大全球領導者在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大部分云市場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
然而,Synergy Research Group 的最新數據顯示,三大云計算巨頭在龐大中國云計算市場的份額未進前十,中國的云市場是由阿里巴巴和騰訊等本地供應商主導。
Synergy Research Group 首席分析師 John Dinsdale 在發給記者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由于種種原因,龐大的中國云市場必須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市場。”。
Synergy 最新報告的另一個重要結果顯示,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AWS(亞馬遜網絡服務)、谷歌云和微軟在全球運營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網絡超過 560 個。
筆者在下面按地區和全球分析了最大的云計算公司(包括甲骨文、Salesforce 和 IBM)以及全球市場份額數據。
全球云服務領導者 AWS、微軟和谷歌投資的資本支出達 480 億美元
![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云領先全球云計算市場,中國云市場自產自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828/223F144U0.png)
云基礎設施服務方面的企業支出在2024年第二季度達 79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
全球服務市場前六名依次為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巴巴、甲骨文和 Salesforce。
Dinsdale 表示,“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規模游戲。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目前在全球運營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網絡超過 560 個。”
根據 Synergy 的數據,這三家云計算巨頭僅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就投入了超過 480 億美元的資本開支,其中大部分用于數據中心和相關網絡的建設、配備和更新。
Dinsdale稱,“要想立足于日新月異的技術前沿,并能夠為跨國企業和全球客戶提供尖端服務,就需要巨額的資金和長期的企業承諾與專注。”
中國不會花錢購買 AWS、Azure 或 Google 云
Dinsdale 表示,由于“地緣政治和歷史因素”,美國和歐洲的云計算提供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嚴重受限”。
就中國云計算市場而言,前十大供應商均來自中國,谷歌云平臺(GCP)、AWS 和微軟 Azure 幾乎見不到蹤影。
阿里巴巴在中國的云計算份額排名第一,騰訊位居第二,中國電信則排名第三。
華為排名第四,中國聯通排名第五,中國移動排名第六。
Dinsdale 表示,“中國市場足夠大,足以支持多家本地公司。”
甲骨文、Salesforce 和 IBM 在美國爭奪云計算份額
在中國以外的所有其他地區,亞馬遜的云計算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微軟位居第二,谷歌位居第三。
不過在每個地區,諸如 Salesforce、阿里巴巴、甲骨文和 IBM 等云計算提供商都在爭奪前五名的位置。
在美國,甲骨文公司的云計算份額排名第四,Salesforce 排名第五,IBM 排名第六。
Synergy 的 Dinsdale 表示,在一些特定的地理區域,本地企業可以利用本地專業知識、本地信譽以及監管或數據駐留要求等等進行競爭。他補充表示,不過“這往往限制了本地企業只能瞄著相對小眾的市場機會”。
歐洲、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
在美國和中國之外,亞馬遜仍然是第一大云計算市場玩家,微軟位列第二,谷歌排名第三。Synergy Research還調查了歐洲、亞太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市場份額。
在歐洲,排名第四的云服務領導者是甲骨文公司,Salesforce 位列第五,IBM 排名第六。
在亞太地區(不包括中國),NTT 排名第四,阿里巴巴排名第五,富士通排名第六。
在世界其他地區,Salesforce 排名第四,甲骨文排名第五,IBM 排名第六。
Dinsdale 表示,“盡管三大巨頭的地位十分突出,但對于那些明確專注于一些特定市場領域或特定客戶群的企業來說,確實依然存在許多增長機會。這或許不會在全球或地區的市場份額上產生顯著的影響,但對于那些有著實際目標、強大執行力和良好管理的企業來說則可能是一個理想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