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落幕后,汽車的支柱產業地位被越級提升。中國的整車制造龍頭企業,背后是難以估量的規模化零部件產業鏈,以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所需的細分原材料供應生態,更是達到細密無極地步。畫面話題變換一下,所有涉略汽車行業的制造業、服務業,背后又是天文數字一般的就業與稅收需求,所以汽車產業決不能出現產能過剩、逐漸萎縮、系統性崩盤的狀況。那么,當燃油車不具有世界性優勢地位情況下,電車則是另辟蹊徑的巨大轉型,以中國方式引領世界電車潮流。請注意,中國電車所需的鋰電池行業,正在進行技術升級到固態電池,解決安全、續航、耐低溫等局限,以期全面徹底取代燃油車生產銷售。中國電車的世界市場前景在于,乘用代步車只是第一茬,后續會有商用車、公共交通工具、特種改裝的一系列產品研發推廣,中國電車發展勢頭將為降低中國對石化能源嚴重依賴危機作出重大貢獻,從地緣政治角度講,也會改變世界許多國家對中國戰略安全的影響。基于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的普遍友好關系,中國電車的市場也將面向世界發展中國家市場,不僅僅是電車銷售,還會有海外建廠,資源互換。中國電車的快速發展,已經讓美國及西方汽車行業發達國家們感受到了沖擊,已經有了針對中國電車的“使壞小動作”,比如輿論戰、政策性限制等,不出意外,后續摩擦會更多更大。中國電車還有巨大市場優勢,是智能駕駛系統的不斷升級,華為、小米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后續傳統大廠也會跟進,高等級輔助駕駛與人車家生態,將會使中國電車在世界上具有硬件制造業優勢同時,也具有軟體切入日常生活的廣泛便利,這幾乎是不可替代也無法趕超的優勢。總有一天,中國電車的發展,會從世界經濟現象成為世界政治因素,能源、環保、文化、民生的巨大變化,亦可能改變世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