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車企的頭部效應十分明顯,起步較早的企業占足了先發優勢。排名前九位的公司狂攬了近70%的份額,留給其他上百家車企的只有30%多的空間。
比亞迪在一眾車企中最為突出,牢牢占據著市場首位。今年開始的價格戰使比亞迪的銷量進一步上漲,份額方面也從去年同期的17.3%上漲到19.4%,并超過第二名的特斯拉7.4%的份額,幾乎相當于一個吉利(包括沃爾沃)的總銷量。去年的時候,比亞迪雖然也在特斯拉前面,但優勢并不明顯,到了今年一季度這個差距變得越來越大。
特斯拉以12%的份額排在第二位,但是同比下降了4.5%,整體上處于下降趨勢。在一增一減之間,特斯拉與比亞迪之間的差距就拉開了。當然,特斯拉面對的不止比亞迪的挑戰,還受到其他國產新能源品牌,以及國際傳統燃油車企的威脅。寶馬、大眾等品牌畢竟具有較強的品牌優勢和用戶口碑,只要產品和產能跟上,銷量不一定會太差。
吉利-沃爾沃以7.8%的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三位,雖然比1月下降0.5%,但整體上還是在快速增長中。去年同期,吉利集團的市場份額僅有6.1%,一年時間上漲1.7個百分點,并上升兩名(超越大眾集團和上汽集團),來到第三位。今年以來,吉利集團明顯在新能源領域開始發力,不但國內市場的增長率超過100%,海外市場也取得長足的進步。
大眾集團基本上保持與去年同期相同的市場占有率(去年為6.5%),以6.4%的份額排在第四位。目前的新能源市場排名是不進則退,大眾的份額雖然沒有太大變化,還是被發展速度更快的吉利超越。
上汽集團的市場份額也出現下滑,從去年同期的6.3%到現在的5.9%,全球排名也下滑一位來到第五名。上汽的新能源主力還是以名爵和榮威為主,名爵主要在海外銷售,榮威在國內的競爭力也是乏善可陳。上汽新能源的未來還是要看其重點打造的智己,目前這個新品牌的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斯特蘭蒂斯排在第六名,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4.9%下降到4.3%,該集團是由PSA和菲亞特克萊斯勒合并而來。
排在七到九位的是長安集團、寶馬集團和現代起亞集團,份額分別是4%、3.8%和3.5%。其中長安上升一位,超過了寶馬。現代起亞的進步速度還是非常明顯的,其最新款的電動汽車在北美和歐洲都獲得了不錯的銷量,正在拉近與長安和寶馬的距離。
整體上看,中國車企的市場份額在進一步提高,除了上榜的幾家車企以外,奇瑞、問界、長城、理想等車企都在后面緊追不舍,而且還有巨大的潛力和上升空間。目前承壓最大的是特斯拉,這兩年的市場份額一直在萎縮,如果不能扭轉這個趨勢的話,未來不是沒有被吉利超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