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年還有人懷疑AI PC噱頭大于實際,那么到了2024年,AI與PC的結合已經勢不可當。
無論是英特爾、AMD等芯片廠商,還是微軟、蘋果等系統廠商,抑或聯想、戴爾、惠普等OEM廠商,都推出了相關的AI服務,并把AI PC視作行業增長的下一個爆點。
作為全球最大PC廠商,聯想也在AI PC領域動作頻頻。不過,相比微軟、蘋果等巨頭,聯想的AI PC路線圖似乎還不明確,無論是從產品還是市場的角度來說,都還處于搖擺與不確定中。
聯想AI PC,方向錯了?
今年4月,在2024聯想創新科技大會(2024 Lenovo Tech World)上,聯想發布了其AI服務“聯想小天”,同時還公布了十多款AI PC應用,覆蓋從工作、學習、生活等多個使用場景。
例如,“AI畫師”依托本地AI算力,能夠快速文字生成圖片,也可選擇模型、風格、相似度等參數,對圖片進行編輯;“文檔總結”應用具備詞義理解、提煉摘要等功能,能對復雜多格式文檔進行信息提煉并生成摘要;“智慧分身”應用可實現“虛擬影像,實時記錄”功能,例如在視頻會議中臨時離開時,可為用戶生成虛擬個人影像。
可以看到,聯想的AI服務有兩個特點,一是與其他大模型功能高度重合,例如“AI畫師”和“文檔總結”,目前這兩項功能在AI行業堪稱泛濫,ChatGPT、 Stable Diffusion等頭部應用,早已在技術和用戶數上遙遙領先。試想當用戶需要文生圖時,PC上稚嫩的AI能多大程度吸引用戶?
如今,聯想僅靠PC上孱弱的本地算力與行業頭部競爭,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無論是文生圖、文本總結,抑或是文生視頻,在目前行業已有更優秀方案的情況下,PC廠商下場再做類似服務,無異于重復造輪子。
二是實際作用存疑。正如“智慧分身”功能,聯想稱,該功能主要是為了應對暫時離開會議帶來的尷尬。且不說是否真的存在“暫時離開會議時的尷尬”,生成一個全新的虛擬形象難道不會更尷尬嗎?這項功能存在意義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因此,總的來說,聯想的AI服務更像是智能手機廠商的語音助手:只能解決自己有沒有的問題,但很難打造獨有的產品優勢。
那AI PC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呢?微軟給出了不一樣的答卷。
AI PC、AI手機,殊途同歸
在聯想發布“聯想小天”一個月后,微軟也推出了其首款專為AI設計的Copilot+PC,不僅采用了全新NPU,還重新設計了Windows系統。
微軟對AI PC的理解是這樣的:
更高級的智能助手,能夠理解自然語言指令,幫助用戶完成日常任務,如設置提醒、發送郵件、搜索信息等;
智能文檔編輯工具,能夠自動糾正語法錯誤、提供寫作建議,甚至可能幫助用戶生成內容;
更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能夠幫助用戶分析數據集,并自動生成圖表和報告。
例如,Copilot不僅能聽到用戶的聲音,甚至能看到用戶的屏幕,在用戶玩游戲時可隨時給出游戲攻略。
微軟的策略,簡單來說可以總結為:AI成為了PC系統的一部分,而非某一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