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業內視為AI PC爆發的元年。聯想(HK0992)作為全球PC出貨量的TOP 1,在AI PC上自然也是不遺余力。
年初,在202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聯想亮相了10余款AI PC產品,及40多款智能終端產品。
在AI此起彼伏的追捧聲中,聯想自2015年就開始下滑的股價,終于揚眉吐氣,甚至創下了歷史新高。
![聯想減員7500人!業績大幅下降,債務壓力沉重](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18/214F1A120.jpg)
來源:同花順-聯想集團 截至2024年6月17日
AI給早已不被看好的消費電子,帶來了一絲喘息的機會。但說到底,AI仍舊只是一個美好的預期。預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兌現,尚且存疑。而即便AI PC能夠催生換機潮,也不過是存量的更換,而非新市場的拓展。
聯想將服務器作為第二增長曲線,然而高光卻僅維持了一年,2024財年(20230331-20240331,下同)該板塊業績光速打臉。同比浪潮信息(000977),盈利差距明顯。
今時今日,靠硬件攢下千億身家的聯想,最有看點的業務竟然成了軟件和服務。但對聯想而言,這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
一、PC市場疲軟,透支需求曇花一現
1993年11月5日,我國第一臺586微機誕生,這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劃時代的大事件。而其背后的大功臣,就是聯想。
![聯想減員7500人!業績大幅下降,債務壓力沉重](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18/214F11B01.jpg)
然而時至今日,三十多年過去了,聯想仍然貼著“組裝電腦”的標簽,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來自外部供應商,如英特爾的CPU,微軟的操作系統,日韓的內存條、顯示器等。
柳老板的貿工技理念(簡單理解就是市場凌駕于技術之上),帶領聯想將生意做到了全球,但卻始終被別人扼住咽喉。
而且,不掌握核心技術的聯想,利潤空間終歸有限。2023財年(20220331-20230331),智能設備業務經營溢利率只有7.29%,2024財年進一步下降至7.13%(經營溢利/收入,其中經營溢利可以理解為該業務分部的凈利潤,但還沒有分攤總部的其他成本費用)。
![聯想減員7500人!業績大幅下降,債務壓力沉重](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18/214F112632.jpg)
來源:聯想集團2023/2024財年年報
如今,聯想電腦最拿得出手的,就剩規模了,只是規模也已連降兩年。2023財年、2024財年,聯想智能設備收入,分別同比下降20.77%、9.67%。
好在2024財年第四財季,智能設備收入終于恢復了正向增長,同比增長7%。這也是聯想在年報中反反復復提及的亮點,竭力營造出一種消費電子觸底反彈的局面。
但是,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并非行業從根本上發生好轉。
前兩年聯想收入下降,很大程度源于疫情期間,電腦需求爆發增長,提前透支了市場需求。這就好比,這頓吃撐了,下頓自然就吃的少了。但時間一長,透支的需求被消化后,自然會逐漸恢復正常。
那么,正常的PC市場,是什么樣的?
數據顯示,從2011年開始,全球PC出貨量就已開始縮減。疫情期間的爆發,也只是曇花一現。
![聯想減員7500人!業績大幅下降,債務壓力沉重](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18/214F15Q33.jpg)